粒子的量度详细介绍
目前基础粒子观察、量度、实验主要工具是电离室、照相核乳胶法、威耳孙云室、盖革计数器、气泡室、正比计数器、闪烁计数器等。不管计数器,还是电离室所测量观察的是带电粒子数目强度和运动轨迹,其中猜测计算成份很大。就是设备庞大各种加速器,所观察测量的仍然带电粒子,对于中性粒子测量观察无能为力。实际上现有粒子实验设备都没有证明电是长久性,倒是观察到的都是带电粒子轨迹有限长度,甚至沿着螺旋线逐渐缩小轨迹运动,*后消失,本来就是电暂态性的证明。要进一步证明,可以通过加速器进行的。《物性论》断言:任何带电粒子都不可能加速到光速,达到光速时便全部转化为光量子或其它场物质。
粒子内外不同交换方式是其相互作用原理、粒子磁性和电的暂态性原理、基础粒子的原子或原子核碎片及其衰变过程原理等构成粒子物理的基础原理。这三条基础原理可否解释粒子物理基础现象?粒子物理重要现象有放射性元素自然衰变、原子核裂变或聚变爆炸、原子核受轰击破裂、粒子运行轨迹、粒子电或磁性、粒子共振态等现象应能够用这三条基础原理给予解释。如果交换是能量子交换,所不同的是交换频率、强度、速度、成分和不平衡程度等不同。那么介子、量子、微子是重粒子间、轻重粒子间、轻粒子间的不同交换能量子。对中性粒子又如何测定,而且电的可变暂态性,因此用电子伏特测定粒子能量是不**的也不可靠的。不如直接用品质和变换频率测定粒子能量,但目前尚无可行量度工具。 粒子或量子周期性变换,使其运行的途径上状态具有波动性。大量同类粒子或量子同一方向运动而相位与方位是随机的,它们之间处于不同步的不相干状态。但入射到光滑介面时,动能改变量ΔE愈大,与介面交换所需时间Δt愈短,反之动能改变量ΔE愈小,与介面交换所需时间Δt愈长。即 ΔEΔt=ΔpΔι=ΔNΔθ=h/2π 。也可用动量改变量Δp与位移Δι,或角动量ΔN与角移Δθ间关系表示,起了相位与方位调整作用,使它们处于同步运行状态。粒子和量子交换特性公式可能成为量度重要依据。
微观粒子不仅具有周期变换,还具有周期交换,而ΔE包含能量差或交换频率差或品质乘以速度平方差,那么粒子愈轻,即品质愈小,交换强度愈弱,而交换时间Δt愈长,正如强(交换)作用、电磁(交换)作用、弱(交换)作用间的关系。强作用产生于重粒子之间交换,品质大交换作用强而交换时间短。弱作用产生于轻粒子之间交换,品质小交换作用弱而交换时间长。电磁作用产生于重轻粒子之间交换作用,品质和交换时间介于两者之间。这样可将三种作用统一于交换观念之中,而万有引力属于涡旋运动浓缩品质引起的作用,它只有与电磁辐射合起来,才可以看成另一类交换的方式,对于微观粒子交换强度太小,可略去。
同类粒子或量子运动周期性变换和波动性运行,在介质中动能周期性变换,其改变量愈大,交换时间愈短,反之能改变量愈小,相应交换时间愈长,它跟介面作用情况一样。而粒子之间交换情况类似,品质愈小所需交换时间Δt愈长。由于粒子比量子除平动和周期变换外还有其它能量,因此交换特性公式为 h/2π≤ΔEΔt≤m(c²-υ²)Δt=(hν。-hν)Δt 。此式是微观粒子交换特性公式。粒子(相对量子)间不仅有相位、方位差异,而且还存在品质、频率等差异,使ΔEΔt≥h/2π。它是微观粒子作用和量度基础依据。宏观物体品质m大,相应能量ΔE非常大而作用时间非常短,几乎瞬时发生的Δt≈0。光速时,表示不相干。
相互作用类型(交换)强度比值 (交换)特性时间(秒)
强作用 1 10&sup-23∽10&sup-22 电磁作用 1/137 10&sup-20∽10&sup-18 弱作用 10&sup-14 10&sup-10∽10&sup-8
交换特性公式的三种类型可分成:粒子入射介面交换作用所引起的相位调整;形成上述强、弱、电磁三类作用;粒子之间交换作用因品质(包含交换频率、相位方位)等差异使交换存在一定宽度,相应引起的同元素原子线光谱存在一定的宽度,成为交换特性统一表达式。强度比值是由强作用公式2πf²/hc≈1和弱作用公式2πg²/hc,以及电磁作用公式μce²/2h=1/137等计算得到的,f、g‘荷’实际上是强、弱交换场质总量,称为强、弱交换荷,相当于电荷是电场质总量类似,可以用交换场散度描述。电磁交换是重轻粒子间的交换,又与电场与磁场联系起来的公式,比较特殊,但仍跟电荷平方有关,即强、弱场质交换描述参量。如果改写成相应关系式,则 2πě²/hc=μce²/2h ;ě²=μc²e²/4π 。其中ě可以看成电磁交换荷或称电磁交换荷。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4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