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理工大学的许强教授带领滑坡研究团队自主研发出数字化次声监测仪,此仪器在地震灾区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测试中可意外发现芦山地震所产生的次声波信号。
地震发生时,除会产生沿固体介质(地壳)传播的地震波外,也会产生由空气传播的声波。许强表示,该团队将进一步利用芦山地震以后的余震监测数据,对地震震级和*大振幅关系式进行修正和完善。经分析,发现本次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到达该校的时间为08:02:52,较地震部门报道的主震起始时间延迟约6秒。
该仪器主要功能是探测岩石破裂过程中所释放出的次声波信号,并用于滑坡、崩塌的现场观测与早期预警研究。根据对芦山地震主震及多次余震的次声波监测数据逐个识别与分析,通过次声波*大振幅与地震震级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震震级与*大振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据此可直接通过次声波监测结果来估算地震震级。
地震发生除会产生沿固体介质(地壳)传播的地震波外,也会产生由空气传播的声波。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因次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且大气对其吸收很少,它可传播很远的距离。这一特点可用于远距离观测崩塌、滑坡、地震等岩石破裂现象,并实施早期预警。
许强表示,该团队将进一步利用芦山地震以后的余震监测数据,对地震震级和*大振幅关系式进行修正和完善,同时将次声波观测数据与地震监测数据进行深入系统的对比分析,试图从次声波中找到崩塌、滑坡、地震的早期识别标志。
许强教授的这一研究成果对地震灾区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也更期待数字化次声监测仪进一步的完善。数字化次声监测仪在地震中发挥很大作用-由上海旦鼎整理转载请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