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晨报时事点评:谁能定论国产奶粉历史*好

晨报时事点评:谁能定论国产奶粉历史*好
“目前国产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状况是历史*好时期,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在日前举行的乳制品质量**研讨会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 《婴幼儿乳粉质量报告》称,3年来有关机构乳制品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不过,该报告能否提振消费者对国产乳粉的信心,还有待市场验证。 (5月28日《京华时报》)
    “学坏三天,学好三年”,屈指算来,从三聚氰胺事件至今,已近四年。四年来,乳品行业的风波不断,尽管公众理解乳协“爱子心切”的豪迈**,也看到了国产奶粉的诸多进步,但要令消费者从此将“历史*好”化为市场认同感与品牌忠诚度——这个,基本上很难。
    乳协的“历史*好”可能确实合乎事实:2008年三聚氰胺带来乳业地震,随后,多年“野蛮生长”的内地乳业开始**。政府也加强了对乳品行业的整顿和监管,一系列规范乳业健康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如《乳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等。准入门槛提高了,于是一些规模较小、设备简陋、不符合乳制品**标准的乳品厂相继关门打烊。优胜劣汰之后,于乳品质量提升自然多有裨益。
    那么,为什么当乳协打出“历史*好”的旗号时,外界对其依然投以“王婆卖瓜”的眼光?个中缘由并不复杂:一者,乳业新国标迄今仍留有诸多悬疑。早在2010年4月,乳业新国标正式颁布,原国家乳制品订标组副组长曾寿瀛就惊呼 “一夜退回25年前”,及至2011年6月,乳业专家王丁棉也炮轰乳业新国标 “倒退”……所谓“取法其上,得乎其中”,标准问题始终未得良性反馈,“*好说”难免就有缺乏技术支撑之嫌。
    二者,乳品质量“历史*好”离不开健康的产业生态。比如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由于大型乳品企业垄断区域鲜奶收购,这一地区生鲜奶收购价近期持续在低位徘徊,导致很多奶户亏损,被迫“砍牛”(杀牛或卖牛),当地一斤奶价钱卖不过一瓶矿泉水。奶农处境不佳,乳品质量果真能“*好”起来?包括眼下热议的疑似“掺尿牛奶”事件,都说明要自证“历史*好”的质量,仅仅靠“决不可能”等信誓旦旦的表态是站不住脚的。先有公平的产业交易、健康的产业链条、严苛的产业管理、完善的产品服务,“历史*好”的质量才有兑现的可能。
    质量或服务的好坏,自家人说得再天花乱坠,顶多算是“广告”,而不能当成“疗效”。行业公开数据显示,自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消费者对本土奶粉的不信任导致进口奶粉冲击国内市场,洋品牌在**市场的占有率由2008年初的70%上升到目前的85%。在销量的事实面前,任何溢美与自矜都是浮云。当然,也许我们的奶粉确实已经“历史*好”,只不过,一是过去可能并不那么美好,参照系本身起点不高;二是消费者的“心理疗伤”尚需时日,市场信用建设本就是个漫长过程——好或者不好,还是把发言权交给消费者为妙。
眼下而言,谦抑自强是中国乳业面对公众*好的姿态。态度谦抑,才会懂得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才可知道如何与消费者诚意沟通,才能摆正市场主体的位置,而不至于总用“国货”绑架消费心理;行为自强,才能真正把“质量*好”兑现为每日每夜的生产行动,才能以公开透明的产业流程与监管说服“受伤”的市场,真正实现国产奶粉的“历史*好”。
江苏省金坛市中正仪器制造有限公司今日资讯
与仪器相关请访问www.zhongzheng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