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PM10?
PM10(particulate matter )有些颗粒物因粒径大或颜色黑可以为肉眼所见,比如烟尘。有些则小到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观察到。通常把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以每立方米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毫克数表示。2012年1月10日北京出现大雾天,官方**公布PM10*高浓度。
定义
飘尘:能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质称为飘尘。其粒径主要是小于10微米的微粒。由于飘尘粒径小,能被人直接吸入呼吸道造成危害;又由于它能在大气中长期漂浮,易将污染物带到很远的地方,导致污染范围扩大,同时在大气中还可为化学反应提供反应床。因此,飘尘是从事环境科学工作者所注目的研究对象之一。国家环保总局1996年颁布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将飘尘改称为可吸入颗粒物,作为正式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来源
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
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危害
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粗颗粒物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 病。细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降低肺功能等。因此,对于老人、儿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风险是较大的 。 越细小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越大,粒径超过10微米的颗粒物可被鼻毛吸留,也可通过咳嗽排出人体,而粒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可随人的呼吸沉积肺部,甚至可以进入肺泡、血液。在肺部沉积率*高的是粒径为1微米左右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在肺泡上沉积下来,损伤肺泡和粘膜,引起肺组织的慢性纤维化,导致肺心病,加重**病,引起慢性鼻咽炎、慢性****等一系列病变,严重的可 危及生命。颗粒物对儿童和老年人的危害尤为明显。
可吸入颗粒物还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多种污染物的“载体”和“催化剂”,有时能成为多种污染物的集合体,是导致各种**的罪魁祸首。 据有关资料显示,空气中弥漫着的可吸入颗粒物非常小,能够直达并沉积于肺部,直接参与血液循环,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人体若吸入大量的可吸入颗粒,可以导致呼吸系统病症,例如气促、咳嗽等,并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损害肺部组织。而包括患有慢性肺炎、心脏病、感冒或**病患者的老年人及儿童则是*易受可吸入颗粒物影响的人群。
公布
2012年1月10日早上,北京城区和东南部地区一度出现中重度污染。在PM10可吸入颗粒物方面,城六区、东南和西南地区单站*高小时浓度与东北、西北地区相比,差别*大时达到7倍。
官方表示
PM2.5占PM***成
市环保局监测中心副主任赵越表示,10日上午的污染有着明显的“梯度”,从北向南逐渐加重,分界点位于整个城区以北。污染轻重的分界与大雾的分界接近。
市气象局**预报员廖晓龙介绍,昨日能见度*差的是早上6点到9点,但中午以后,随着一股冷空气南下,全市的能见度迅速好转,很快回到了10公里以上。
赵越表示,雾天时,往往PM2.5占PM10的比例也更高,根据位处西城的市环保局监测实验室所测,上午10点钟PM10小时浓度为400微克/立方米,PM2.5为300微克/立方米,占了70%多。
根据即将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国家给各地即将设立的PM2.5日均浓度值为75微克/立方米。[2]
*高浓度
2011年年底,市环保局在既有的官方微博“绿色-北京”之外,又开通了环境监测中心的官方微博“北京环境监测”。其从9日起,开始公布我市27个子站的单站日均指数,并发布北京市分区昼夜空气质量预报。
而在各站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之外,其也额外地公布了南北城单站PM10小时*高浓度。谈及此目的,赵越表示,如果是日均值和全市平均水平的话,有人会觉得跟实际感觉情况不一样,这是因为每天不同时段,不同地段的污染程度相差很大,因此,先在微博中提醒市民不同区域的不同污染程度。
按照要求,监测中心将在春节前公布各站污染物指数的单项指数,以小时形式滚动公布。赵越表示,目前监测中心正在抓紧编写发布软件,很快,各子站的小时浓度值就可以自动发布到网络上。[2]
影响出行
多列车、航班延误
10日的大雾造成部分列车和航班出现延误。
北京铁路局管内部分列车晚点。首都机场部分航班出现备降以及不同程度的延误。
截至上午10时,首都机场延误滞留航班1小时以上98架次,取消34架次,另外来自航空公司消息,海南航空在首都机场始发航班35架次,平均延误时间30分钟至2小时,国航取消16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