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原理:从行为绝望到神经机制
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 TST)是一种广泛用于评估啮齿类动物抑郁样行为及抗抑郁物药疗效的经典实验范式。其核心原理基于行为绝望理论:当小鼠被倒置悬挂时,因无法逃脱压力刺激而逐渐停止挣扎,表现出“静止不动(immobility)”,这种状态被认为与人类的“无助感”具有行为学和神经生物学上的同源性。
1.行为学基础
-急性应激反应:悬挂产生的躯体束缚和体位倒置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促使皮质酮释放;
-习得性无助:动物在持续无法逃脱后出现被动行为,反映负性情绪调控异常;
-运动代偿机制:正常小鼠会间歇性尝试攀爬或扭动,而抑郁模型鼠静止时间显著延长。
2.神经生物学机制
-单胺类递质系统: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传递缺陷与静止时间延长直接相关;
-脑区调控网络:前额叶皮层(PFC)、中缝背核(DRN)和伏隔核(NAc)构成关键调控环路;
-分子靶点:BDNF/TrkB信号通路、NMDA受体及胶质细胞炎症因子(如IL-6、TNF-α)参与调控。
二、应用领域:从基础研究到转化医学
悬尾实验因其操作简便、结果可重复性强,已成为神经精神病疾研究的核心工具,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1.抑郁症机制研究
-遗传模型:敲除5-HT转运体(SERT KO)或BDNF基因小鼠的静止时间显著增加;
-慢性应激模型: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联合悬尾实验可模拟抑郁核心症状;
-神经炎症机制:LPS诱导的全身炎症通过血脑屏障影响PFC功能,延长静止时间。
2.抗抑郁物药筛选
-快速起效物药验证:氯an酮(NMDA拮抗剂)单次给药即可缩短静止时间;
-天然产物评估:如姜黄素、银杏叶提取物通过抑制MAO活性发挥抗抑郁效应;
-新型靶点探索:针对AMPK、mTOR通路的化合物可通过悬尾实验初步验证疗效。
3.应激反应与适应研究
-性别差异:雌性小鼠因雌激su波动对悬尾应激更敏感,静止时间随动情周期变化;
-表观遗传调控:孕期应激子代的DNA甲基化异常可通过悬尾行为代际传递;
-社会等级影响:群体饲养中的劣势鼠静止时间延长,反映社会压力对行为的影响。
4.共病模型研究
-抑郁-疼痛共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如SNI)小鼠悬尾静止时间增加2-3倍;
-代谢-情绪交互: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鼠出现胰岛素抵抗与抑郁样行为共现。
三、标准化实验流程
1.设备与参数
-悬尾装置:透明亚克力箱(25×25×30 cm),顶部固定横杆;
-悬挂方式:距尾尖1-2 cm处用胶带固定,使小鼠头部距箱底5-10 cm;
-记录系统:高清摄像机(≥30 fps)或自动分析软件(如ANY-maze、Smart 3.0)。
2.操作步骤
1. 适应环境:实验前3天每天将小鼠带入测试房间适应30分钟;
2. 悬挂测试:单次悬挂6分钟,前2分钟为适应期,后4分钟记录静止时间;
3. 行为评分:静止定义为“无肢体或躯干运动”(人工盲评或软件自动识别);
4. 数据标准化:静止时间占比(%)= 静止时间/总测试时间 × 100。
3.注意事项
-动物福利:悬挂时间不超过10分钟,避免肌肉损伤或缺氧;
-环境控制:光照强度20-30勒克斯,背景噪音<50分贝;
-品系选择:C57BL/6小鼠静止时间显著低于Swiss或ICR品系;
-时间节律:测试应在暗周期(小鼠活跃期)进行,避免昼夜节律干扰。
四、局限性与技术优化
1.局限性
-无法区分抑郁与焦虑表型(需联合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急性应激模型难以模拟人类抑郁症的慢性病程;
-静止行为可能受运动功能影响(需排除帕金森等运动障碍模型)。
2.创xin改进方案
-多模态联合检测:同步记录悬尾期间心电、脑电信号,关联生理与行为;
-动态评分系统:通过机器学习分析挣扎模式(如扭动频率、幅度);
-光遗传干预:在悬尾过程中特异性激活/抑制特定神经环路,解析机制。
五、经典文献推荐
1. Cryan JF, et al. (2005)
-标题: The tail suspension test as a model for assessing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Review of pharmacological and genetic studies in mice
-期刊: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DOI: [10.1016/j.neubiorev.2005.03.009](https://doi.org/10.1016/j.neubiorev.2005.03.009)
-亮点:系统综述悬尾实验的药理学验证与遗传模型应用。
2. Steru L, et al. (1985)
-标题: The tail suspension test: A new method for screening antidepressants in mice
-期刊: *Psychopharmacology*
-DOI: [10.1007/BF00428203](https://doi.org/10.1007/BF00428203)
-亮点:首ci建立悬尾实验方法学,被引用超5000次。
3. Can A, et al. (2012)
-标题: The mouse forced swim test
-期刊: *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
-DOI: [10.3791/3638](https://doi.org/10.3791/3638)
-亮点:对比悬尾实验与强迫游泳实验的标准化操作视频指南。
4. Liu MY, et al. (2020)
-标题: Sex Differences in Depressive-Like Behaviour May Relate to Metabolism and Neuroimmunity
-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 [10.1038/s41467-020-19744-3](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9744-3)
-亮点:结合悬尾实验揭示性别差异的代谢-免Yi调控机制。
动物行为分析软件:
VisuTrack软件
SuperMaze软件
FishTrack斑马鱼分析软件
动物行为仪器:
自身给药、条件恐惧、斯金纳、震惊反射(PPI)、跑步机、各类经典迷宫等
动物抓挠分析仪、动物震颤行为分析仪、动物捕食行为分析仪
动物主动步态分析、动物被动步态分析、动物自由步态分析(内测中)
睡眠剥夺仪、体温维持仪、智能热板仪、转棒疲劳仪、鼠尾光照测痛仪等
神经电生理:
光遗传、无线光遗传
光纤记录系统(单通道、多通道)
电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脑电、肌电等)
如果您也对动物实验感兴趣,欢迎关注和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号:BrainTalks, 知鼠科学,专注于动物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的实验知识的方法传播与分享交流,您可以推荐给您身边的朋友、同学以及老师,我们会定期更新您需要的相关实验方法的视频和文章,希望能对大家带来帮助!
对实验设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联系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