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变电站概述
随着我国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发展,一些先进技术与方法得到良好运用,也在实际操作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1 两种模式的构成
根据当前发展的现状看,应用模式主要有两种,一个是普通模式。一次设备+合并单元(MU)+智能终端+继电保护装置。另一个是智能模式。自动化一次设备+合并单元(MU)+智能终端+继电保护装置。后一种模式是全数字化智能变电站模式。通过对上述两种模式构成的分析,我们也能够明显看出两种模式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它们主要在一次设备上存在不同,前一种是传统设备,后一种采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VT)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CT),是全智能自动设备,已经取代了常规互感器,这种模式是未来的方向,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1.2 两种模式的分析
建立智能变电站时,以往传统变电站使用的各种电缆已经不存在了,完全由更加快速的光纤取代,各种设备通过智能电子设备进行储存,并能够及时利用光纤进行传递,保证了网络信息及时有效。而传统二次回路也已经被GOOSE网络完全取代,同时保护装置的各种信息也由GOOSE网络传输至相应设备,通过设备对比,我们看到,对继电保护检修试验作业也提出了全新要求。
2 智能站继电保护试验方案
常规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试验的方法并不复杂,整体操作较为简单,只有通过继电保护测试仪向保护装置输入模拟电压或者电流来验证就能得到结果。智能变电站网络化数据信息传输的实施,需要更高层次的试验方法才能完成数据提取,根据现场实际主要有两种方法。
2.1 方法一
电力改造升级非常复杂,受地区条件、设备更新、管理层次等影响较大,在一些地区还继续使用传统设施设备,**种模式也在起着一定作用。采用常规电磁式互感器的智能变电站进行试验,可采用常规继电保护测试仪进行继电保护系统试验,只有**控制好流程,才能保证试验数据精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受一定条件限制,需停运多种一次设备才能完成,多数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电压全部取自母线TV合并单元。通过常规继电保护测试仪功能发挥,建立模拟量电压及电流,向继电保护装置、合并单元、交换机及智能终端设备传输,保证完整性试验结果。继电保护设备通过光纤点对点与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连接,而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通过测试线与常规继电保护测试仪连接。
2.2 方法二
**种模式全数字式智能变电站进行试验时,就可以**利用更为先进的设备方法进行试验,采用全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做好试验能够提取更加精准的数据,输出为光信号可直接接入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全数字测试仪和继电保护装置的连接,主要是采取了光纤点对点的方式,通过快速连接实现了电流、电压的传输,能够正确判断采样值及跳合闸信号。要想达到试验目标,则压根将全站继电保护SCD文件导入继电保护测试仪内,单间隔保护装置试验时,可以加入SV采样值,逻辑关系较为复杂的试验需加入GOOSE信息,其试验受备自投SCD文件中GOOSE输出路数限制,比如说,对于110kV智能变电站备自投装置试验偏差,主要是因为数字测试仪GOOSE输出路数受限。通过这种试验方法能够完全对继电保护装置技术逻辑功能性测试,但是却不能实现单元合并,存在一定缺陷。
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试验安全措施
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传统硬压板回路已被各种保护功能、间隔投入及出口跳闸GOOSE软压板、电压电流SV接收软压板等取代,完全建立起了更加先进的系统。各继电保护装置间也是以光纤网络进行连接,保证了传输速度与质量,实现了结果的精准可靠。各保护电压采样值取自于母线TV合并单元,而在单个间隔继电保护装置检修试验时,又不允许对母线TV合并单元通入试验电压值,否则可能将数据送到运行设备内,导致保护装置误动。要想**确保安全试验,则需要进行试验时对检修试验继电保护装置**进行隔离,避免出现操作失误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试验安全隔离方法较多,*为常见的是投退GOOSE软压板、投入检修状态硬压板及插拔光纤三种方式,只有**保证软件稳定,才能达到安全目的。
智能变电站的提档升级,一些现代化、智能化设备得到良好运用,只有**掌握继电保护试验方法,根据试验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正确操作,才能有效保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试验顺利开展,并能如期完成设定目标。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5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