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110kV 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优化配置中重要的环节,就目前我国情况来讲,可以按对象进行配置,保留设备保护的种类与逻辑图, 将传统保护装置交流量输入插件更换为数据采集光纤通信接口。 这样的配置方式不仅可以满足 110kV 的电压规定,还可以有效利用智能化的优势,实现继电保护的*优配置。
1 110kV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性能改进方案
1.1 过程层分布式母线保护
母线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 同时也是系统发生故障的重点关注对象,其主要原因是有两个,即扩展性差、二次接线复杂。 为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保护性能,简化母差保护逻辑, 那么过程层分布式母线保护能较好的满足这一点,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网络技术和智能短路去除母差保护中的复压闭锁元件,实现间隔独立保护母线,从而确保各电气设备能正常运行。
1.2 智能化变压器保护
为快速诊断并定位系统故障位置, 以防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可以对励磁出现电流的大小进行判断,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具有高频分量、高保真传变直流特性,将分层分布式方式应用于变压器保护装置过程层中, 并安装集中化后备保护,引入断路器跳闸,实现光缆到网络的传输。
1.3 输电线路保护
在过程层线路保护配置上,主保护为纵联差动,集中式保护装置中安置后备保护。 若主接线是单断路器,需要由主保护光纤通信口对侧线路保护装置通信完成输电线路保护。 对 3/2主接线而言,需要根据电压和开关电路数据对线路进行保护。
2 110kV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
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和二次设备的网络化是智能变电站的技术革新的集中体现,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日新月异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集中体现:
2.1 通信功能向网络化转变
在通信方面,智能化保护的功能比传统保护更加强大,统一的数据平台和 GOOSE 通信技术智能变电站全站的基础,通过使用合并单元,智能化保护的实时性和共享性更强。 全站所有设备共享之所以能够实现, 就是因为首先实现了过程层的智能操作机构和合并单元采集的数据, 这大大加快了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效率。 举例来说,为了满足保护具有很多间隔配置的变电站母线的需要, 不同于通过配置和增加 CT/PT 完成数据采集的传统保护方式,智能化的母线保护只需通过 GOOSE网络将来自过程层的采样数据和开关信息发送给相关处理单元的 CPU 进行处理,就能够达到对应的报警、跳闸功能。站域保护和网络化保护的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应用是随着设备通信网络化的实现、通讯技术的提升而发展的,因此要对通信网络化的优势、智能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的发挥,对全站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和状态输出, 实现全站数据的有机统一和实时共享。
2.2 硬件配置向模块化转变
智能化保护的硬件性能比传统的继电保护保护装置得到了极大的简化。 传统的微机保护包括模拟采样、采集和测量状态信号、逻辑处理的保护、出口跳闸功能等,因此,智能化保护的硬件包括 CPU 模块、交流采样模块、电源模块、输入输出模块以及设备箱体等,根据受保护的设备的类型、特征、范围,需
要不同的硬件配置和板卡数量, 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模块化是很难实现的。 使用电子式或光电互感器的智能化保护取代了常规的 CT 和 PT 保护,因此采样保持、模拟量输入、A/D 转换等环节变得毫无必要,实现设备的保护变得更加容易。 通过新型互感器和合并单元替代传统保护设备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功
能,通过智能操作箱实现相应的切换功能,使得智能化保护变得非常简单,只需要电源模块、CPU 模块、装置箱体就能够实现保护功能。 同时,统一的硬件平台,有利于达到高度的标准化、模块化,降低装置设计成本,智能变电站的维护工作量也得到了简化。
2.3 装置软件向元件化转变
中低压领域中更能凸显智能化保护装置软件元件化的优势, 更高的准入门槛和更加成熟的继电保护技术是高压保护的特点, 而中低压领域的继电保护产品往往具有工程需求更加多变、设备制造厂家更多、程序修改频率更高的特点。 因此,对程序进行升级和维护的过程往往给传统保护造成负面影响,因为这些程序及其不同模块往往是通过不同人员完成得,统一的管理有效的实现有一定的困难, 并且由于每次对程序进行升级以后都要重新封包,因此,它也给设备的可信度造成负面的影响。
数字环境下软件的元件化处理可以用 VB **语言进行将保护功能封装成不同的黑匣子模块, 然后提取和组装保护功能元件库,这不但对提升装置的适应能力有很大的好处,减少不确定因素对新产品开发和升级中更换程序的影响, 也实现了统一的软件平台,对设备实现互操作性、增强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3 110kV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现场调试
3.1 现场调试的环节流程
①按照要求安装电气设备; ②让变电站现场调试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并制定现场调试策划方案;③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记录并将这些数据上交相关部门; ④可以进行带负荷的调试试验。
3.2 调试内容
在进行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前, 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如相关调试设备的准备与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损坏、电力关闭等等,并且要认真研读相关文件及机器质量报告等,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程序执行; 而当继电保护装置调试正在进行时,需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的一些标准和要求去执行,强化标准化作业及操作,避免因为大意而产生**后果。 而且还需要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一些测试和检验, 主要的检验测试方法有两种: ①常规微机保护测试仪结合模数转换装置进行校验。②采用全智能化测试仪进行校验。利用全智能化测试仪产生的数字信号直接输入到智能化继电保护装置中, 而继电保护装置产生的 GOOSE 反馈信息输回到全智能化测试仪。在这两种检测方法中,**种检测方法由于转换过程较长,需要较长的消耗时间,因此存在少许的滞后而导致的数据误差,在继电宝珠装置中,些许误差也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而**种方法却不存在这种误差, 所以**种方法将会普及与取代**种检测方法。
3.3 资料归档工作
在站内工作基本结束后,剩下的就是现场及调度对信号、等待验收及送电了。 还有些工作要做好, 主要是方便以后维护。①全站网线及跳纤的标签务必要保证正确无误。②站要结束的时候,现场跳纤数量可能还会剩下一些。 不是很多的话,*好留在现场。 现场的施工方为了美观, 把跳纤都捆绑的很
紧,时间长了,难免会出问题。可以每个屏柜预留两根。直接放到屏柜内部比较合适的地方。 ③总结本站的注意事项及后期维护可能还会用到的一些信息。例如对于站内 220kV 线路,智能终端双套配置, 测控跨双网。 则给智能终端下载配置的时候,对于 A 套智能终端,只下载测控的 A 网,对于 B 套智能终端,只下载测控的 B 网。*后是全站备份。除把清单中列出的选项都要备份外,可以将其他需要归档的文件也备份,如表 1。
4 结束语
110kV 作为电力电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承担了很多电力输送任务,为确保 110kV 变电站的安全正常运营,合理安全应用各种继电保护装置刻不容缓,与此同时,及时、科学地管理变电站的运行,110kV 变电站遇到了问题应及时反馈,采取先进的继电保护装置加强管理和监测来减少故障, 对电力事业的发展有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