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定量方法
根据标准样品在色谱定量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色谱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外标法、内标法、归一化法三大类。对于一些特殊样品的分析,可能综合使用其中的二种或三种,形成更复杂的定量方法,如内加法等
外标法
当能够**进样量的时候,通常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这种方法标准物质单独进样分析,从而确定待测组分的校正因子;实际样品进样分析后依据此校正因子对待测组分色谱峰进行计算得出含量。其特点是标准物质和未知样品分开进样,虽然看上去是二次进样,但实际上未知样品只需要一次进样分析就能得到结果。外标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要前处理。缺点是要求**进样,进样量的差异直接导致分析误差的产生。外标法是*常用的定量方法,其计算过程如下:
1.**校正因子gi的计算
gi=ms/Ai
式中ms是标准样品中组分i的含量,Ai是标准样品谱图中组分i的峰面积。
2.外标法的计算公式
mi=Ai * gi
这里mi是未知样品中组分i的含量。
相对校正因子Gi
相对校正因子是某组分的**校正因子与标准物质**校正因子的商。计算公式如下:
Gi=gi/gs
式中gi是组分i的**校正因子,gs是标准物质的**校正因子。
对同一类型的不同检测器来说,在组分i和s相同的情况下,相对校正因子是基本一致的。它只和检测器的性能、待测组分的性质、标准物质的性质、载气的性质相关,与操作条件无关。也就是说基本上可是认为相对校正因子Gi是一个常数。相对校正因子在好多相关文献上可以查到,在无法找到所有组分标准样品的时候,可以参考使用。但是由于不同检测器的性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相对校正因子*好在使用的色谱上单独测定。
事实上,要测定样品中所有组分的**校正因子很复杂,难以找到所有的标准物质并一一进行测定。考虑到相对校正因子很容易获得,通过测定一个标准组分并得到其**校正因子后,可以用文献值推算出其它组分的**校正因子,因此相对校正因子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归一化法
归一化法有时候也被称为百分法(percent),不需要标准物质帮助来进行定量。它直接通过峰面积或者峰高进行归一化计算从而得到待测组分的含量。其特点是不需要标准物,只需要一次进样即可完成分析。
归一化法兼具内标和外标两种方法的优点,不需要**控制进样量,也不需要样品的前处理;缺点在于要求样品中所有组分都出峰,并且在检测器的响应程度相同,即各组分的**校正因子都相等。当样品中不出峰的部分的总量X通过其他方法已经被测定时,可以采用部分归一化来测定剩余组分。
内标法
选择适宜的物质作为预测组分的参比物,定量加到样品中去,依据欲测定组分和参比物在检测器上的响应值(峰面积或峰高)之比和参比物加入量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叫内标法。特点是标准物质和未知样品同时进样,一次进样。内标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控制进样量,由进样量不同造成的误差不会带到结果中。缺陷在于内标物很难寻找,而且分析操作前需要较多的处理过程,操作复杂,并可能带来误差。
一个合适的内标物应该满足以下要求:能够和待测样品互溶;出峰位置不和样品中的组分重叠;易于做到加入浓度与待测组分浓度接近;谱图上内标物的峰和待测组分的峰接近。
内加法
在无法找到样品中没有的合适的组分作为内标物时,可以采用内加法;在分析溶液类型的样品时,如果无法找到空白溶剂,也可以采用内加法。内加法也经常被称为标准加入法。
内加法需要除了和内标法一样进行一份添加样品的处理和分析外,还需要对原始样品进行分析,并根据两次分析结果计算得到待测组分含量。和内标法一样,内加法对进样量并不敏感,不同之处在于至少需要两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