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B/T6064--92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 技术条件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对渗透检验所使用的B、C两种镀铬试块规定了*基本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渗透检验B、C两种镀铬试块的生产和出厂质量的要求。
2 技术要求
2.1 B型试块
2.1.1 B型镀铬试块的形状及尺寸
B型镀铬试块的形状及尺寸见图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57 ─┤
│
┌───────┬─┼──
│ │2--3
└───────┴─┼──
│
图1 B型镀铬试块
2.1.2 试块的材料及制作
a. B型镀铬试块的基体材料应是不锈钢板(如1Cr18Ni9Ti,Cr17Ni2等)。
b. 试块正面(工作面)沿长边分成两部分:一侧有面积为152mmx45mm的镀铬带,此镀铬面上采用布氏硬度计在其背面施加不同负荷而形成的5个辐射状裂纹区,其位置按25mm的间隔并按大小顺序排列(见图1);与镀铬带相邻的另一侧是0.2mm的细砂喷砂面,喷砂时的气压为0.4MPa,喷砂后的底色应均匀。
C. 在试块一端中部钻有悬挂用的Φ6mm通孔。
d. 试块上的镀铬层应细密均匀,镀层厚度应为20--60μm。
2.1.3 质量要求
a. 当用不同灵敏度的渗透剂系统进行检验时,试块上可显示的裂纹区数应如表1所示。
表1
┏━━━━━━━━━━━━┯━━━━━━━━━━━━┓
┃ 渗透剂系统的灵敏度 │ 可显示的裂纹区数 ┃
┠────────────┼────────────┨
┃ 低灵敏度 │ 2--3 ┃
┠────────────┼────────────┨
┃ 中灵敏度 │ 3--4 ┃
┠────────────┼────────────┨
┃ 高灵敏度 │ 4--5 ┃
┠────────────┼────────────┨
┃ 超高灵敏度 │ 5 ┃
┗━━━━━━━━━━━━┷━━━━━━━━━━━━┛
b. 当用高灵敏度或超高灵敏度的渗透剂系统进行检验时,试块上各裂纹区由大到小的直径显示应如表2所示。
表2
┏━━━━┯━━━━┯━━━━┯━━━━┯━━━━┯━━━━┓
┃ 次 序 │ 1 │ 2 │ 3 │ 4 │ 5 ┃
┠────┼────┼────┼────┼────┼────┨
┃ 直 径 │ 4.5--5.5│ 3.5--4.5│ 2.4--3.0│ 1.6--2.0│ 0.8--1.0┃
┗━━━━┷━━━━┷━━━━┷━━━━┷━━━━┷━━━━┛
C. 试块镀铬带的表面粗糙度值Ra应为0.63--1.25μm;喷砂后表面粗糙度值Ra应为1.25--2.5μm。
2.2 C型试块
2.2.1 C型镀铬试块的形状及尺寸
C型镀铬试块的形状及尺寸见图2。
┟─── 70 ─--┤
┃ │
┣━━━━━━━╅─┬─
┠───────┨ │
┠───────┨ │
┠───────┨ │
┠───────┨ │
┠───────┨ │
┠───────┨ 100
┠───────┨ │
┠───────┨ │
┠───────┨ │
┠───────┨ │
┗━━━━━━━┹─┴─
│
┏━━━━━━━┱┼──
┃ ┃│0.4或(1.0)
┗━━━━━━━┹┼──
│
图2 C型镀铬试块
2.2.2 试块的材料及制作
a. C型镀铬试块是在0.4或1mm厚的黄铜板上镀10--50μm厚的镍镀层,然后再镀上一层很薄的铬镀层(1μm左右)。
b. 将试块拉伸或在压弯机上弯曲(镀面朝外),使镀层产生裂纹,然后将曲面整平而制成。
C. 由于裂纹的深度与镀层的厚度一致,可通过调整镀层的厚度来控制裂纹的深度。
2.2.3 质量要求
C型镀铬试块每套有3块,其裂纹等级、裂纹深度和宽度如表3所示。
表 3 μm
┏━━━━━┯━━━━━┯━━━━━┯━━━━━┓
┃ 裂纹等级 │粗裂纹C1│中裂纹C2│细裂纹C3┃
┠─────┼─────┼─────┼─────┨
┃ 深度D │ 40--50 │ 20--30 │ <13 ┃
┠─────┼─────┴─────┴─────┨
┃ 宽度W │ 0.1--5 ┃
┗━━━━━┷━━━━━━━━━━━━━━━━━┛
3 标志、包装和贮存
3.1 标志
试块背面应磨光并用蚀刻法印上标志,内容应包括试块名称、型号、编号、生产单位和日期等。
3.2 包装
3.2.1 成品试块应装在具有一定刚性的盒内,盒内应有软性衬垫和固定试块的结构。
3.2.2 盒内应附有试块的检定合格证书、使用和维护说明以及显示裂纹照片等。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内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上海材料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航空航天工业部第六二一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殿寿、王海峰。
机械电子工业部1992-05-05批准 1993-07-01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