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造纸业现状


     

**节中国造纸业现状概述

中国造纸业特点与布局
     中国造纸业特点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国际公认的“永不衰竭”的工业。造纸工业是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配套的重要原材料工业,我国造纸工业产品总量中80%以上是印刷工业重要的基础物资,又是主要的各类包装材料,以及建材、化工、电子、能源、交通等工业部门和国防**技术配套用的重要产品。在轻工业部门中,造纸工业具有资金、技术密集和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在美国的造纸工业,每生产一美元产值的产品约需1.5-2.0美元的建设投资。要兴建一座日产千吨的大型漂白硫酸盐浆厂,耗资将超过10亿美元。
     而我国的统计资料显示,每百元产值的固定资产投资,造纸工业为食品工业的3.08倍,纺织工业的2.6倍,化学工业的1.1倍,石油工业的1.08倍。

**节中国造纸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向以发明造纸术而自豪的国人,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一面是纸的消费量持续增长,中国正成为*有吸引力的纸消费市场,另一面,诸多结构性矛盾制约着中国纸工业的现代化进程,众多纸厂难以吃到这块硕大蛋糕。在呼和浩特召开的内蒙古华章纸业发展研讨会上,国内造纸工业业内人士和有关经济专家共商我国造纸工业跨世纪发展方略。通过对市场的预测,与会专家认为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造纸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总量短缺、需求不断增长、且颇具市场潜力的产业之一。

  据国家轻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司长韦国海介绍,从1990年到现在,纸及纸板的消费量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1997年国内纸及纸板消费量为3258万吨,居世界**位。国内人均纸张消费量仅为25公斤左右,低于世界人均消费量55公斤的水平,更是远逊于发达国家人均300公斤以上的消费水平。

第三节中国造纸业市场竞争与风险分析

      中国造纸业的竞争形势国内纸张市场的形势严峻,1997年中国纸及纸板产量的增长率为3.8,远远低于世界纸和纸板5.8的增长率,以及中国1997年纸及纸板的总消费量增长率6.5,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中并无优势可言,同样是在夹缝中生存,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国外产品的较大冲击。我国造纸工业的污染情况造纸行业是主要的污染行业之一。

  造纸工业发达的先进国家,通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和巨大的投资,造纸工业的污染负荷已大大减轻,或者说基本解决,主要污染行业的“帽子”已经摘除。然而,我国造纸工业对污染的治理起步较晚,治理力度不够,而且由于草类原料比重很大,小型企业数量过多,采用二氧化氯漂白或氧脱木素工艺技术的纸厂很少,从而造成严重污染。许多厂家直接将废水排放到江河中去,使治理难度加大。

  中国加入WTO后的风险分析随着电子出版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书刊印刷纸、信息用纸、办公用纸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而商品包装行业的迅速发展,对纸及纸板的品种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化,近年来我国造纸行业之所以受到进口产品的巨大冲击,就是因为,产品档次低,难以满足国内新闻出版业高速发展,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加之由于原料和技术的落后,使国内产品的断裂现象严重,纸张的白度和光洁度也较进口产品逊色不少,且由于生产规模小,成本高,使得价格优势也无从体现,因此,这都要求我国纸产品结构向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满足国内需求从而抵制进口产品的大量涌入。从国内需求看,造纸行业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我国的造纸工业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是发展方向,但就投资而言,由于该行业属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因此,存在投入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同时存在入关后进口产品冲击、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变化以及企业自身技术落后等风险。且随着国内市场的日益开放,国内政策性保护的逐步取消,国外进口产品对国内企业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而就目前国内企业的产品及规模看,着实不具备抵御进口产品的竞争力,首先,从原材料供应看,林业是制浆造纸工业的物质基础,我国森林资源的匮乏使木浆短缺,而大量的进口又使生产成本上升。其次,国内的产品档次和纸张的强韧性仍较进口产品逊色不少,国内市场目前需求量较大的**铜版纸、高强瓦楞纸等产品,国内企业不是不具备生产能力,就是缺乏规模效应。第三,由于进口产品生产厂家具有规模优势,其产品价格的弹性要远大于国内产品。因此,就目前国内造纸企业的情况看,显然是不具备直接投资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