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央视曝出国内主要河流,黄浦江、长江入海口、珠江等都被检出了***,以及南京、安庆、铜陵、阜阳、蚌埠等部分地区的居民自来水中也被检出***后,仪器信息网密切关注着这一事件的后续发展。考虑到现行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106项指标中无***指标检测标准,仪器信息网凭借自己行业媒体的优势,立刻通过网上专题的形式,在相关厂家中征集饮用水中***检测的解决方案。各有关仪器和样品前处理厂家也以敏锐的商业嗅觉,纷纷行动起来。截止到发文时,共有11家厂商在“饮用水中***检测”专题中发布了各自的解决方案。
由于“饮用水中***”的问题比较敏感,国内各有关检测单位目前均缄默其口。为了更加**地诠释这一热点话题,本网专门搜集、整理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来公开发表的一些有关资料,供广大读者参考。
WHO的资料显示,由于一些实际的困难,譬如高昂的成本以及缺乏常规的分析技术和实验室设备导致无法检测范围广泛的**和它们的代谢物,目前大多数国家对于饮用水中的**并不进行常规的监测。因此,即使是世卫组织现有的关于**在饮用水和地表水中的数据,也主要是来自于有针对性的研究项目、调查和临时特别安排的调查。这些项目和调查的大部分是被设计用来开发、测试和微调检测和分析方法的。然而,这些项目和调查也确实提供了**在环境中存在的一个初始的征兆。
在美国的研究中(2009),饮用水中检测出了含量非常低的**,被报道的*高含量是40 ng/L的氨甲丙二酯。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包括德国、荷兰和意大利,在自来水中也检测出了含量从ng/L到低ug/L的几种**。在德国柏林的饮用水中检测出了二甲基苯基吡唑酮和异丙安替比林(2002、2004),前者的*高浓度达到400 ng/L。其主要原因是作为饮用水的水源,地下水被下水道污水所污染。在荷兰,饮用水中检测出了痕量(低于100 ng/L)的***、抗癫痫**和β阻断剂,它们的大部分浓度低于50 ng/L。
从欧美国家发布的数据看,由于受废水排放的影响,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所检测出的**浓度一般小于100 ng/L,饮用水中的浓度通常小于50 ng/L。确实远低于我国在媒体中被报道的数据。
随着检测设备和分析方法在灵敏度和准确性方面的不断提高,即使水中**的浓度非常低,也已经被越来越多地检测出来。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包括单级和串联质谱)作为先进的分析方法能够将水和废水中低至ng/L级的目标化合物检测出来,它们也是水质检测中常用的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取决于目标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LC-MS/MS更适用于那些极性较强的和在水中易溶的目标化合物,而GC-MS/MS则常用于可挥发性化合物的检测。下图引自世卫组织公开发布的资料,它概括总结了一些典型**所适用的分析方法。
检测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使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在环境中(包括水循环)的命运和发生,不过需要指出,这些**的被检出并不是与人类的健康风险直接相关的,它需要由已建立的人体风险评估方法进行验证。此外,目前也没有针对检测水中**的采样和分析的标准规范或协议,以保证所获得数据的质量和可比较性。
在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了获得**在饮用水中的筛选值,相关机构使用“每日容许摄入量(ADI)”和“*小**量(MTD)”的方法,结合不确切因素,进行有关风险评估。结果分析显示,饮用水中可能存在的痕量**而导致的人体暴露,其可能产生的负面人体健康影响的几率非常小。就这些国家目前可获得的数据而言,它们比MTD要低超过1000倍,MTD是指*低的有医疗作用的剂量。
考虑到人体健康风险的几率非常之低,因此世卫组织建议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资源去做有关的常规监测,毕竟,像那些经水体传播的病原体的威胁更值得人们关注。不过,世卫组织同时也指出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水中相关**的浓度增加,这时,筛选值和有针对性的调查监测可能就需要考虑了。
未来的研究可能会集中在调查采用毒理学上所说的阈值概念的稳健性和可行性,这个概念(作为筛选水平风险评价的替代)目前在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方面使用得更广泛,而不是去考虑针对每一种物质研究出一个值。此外,如何改进风险评估方法学也是一个研究课题,这种改进主要是针对**混合物和人体对于慢性、低水平**暴露的影响,包括敏感亚群的暴露,譬如孕妇和有特定**并且正在接受****的病人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