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行业景气不再受困传统业务依赖

今年以来公司在国网110(66)~750kV智能、传统监控招标市场的中标份额分别为14.3%、17.5%,皆位列**;保护产品中标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等**重点工程,市场优势地位巩固。我们预计,2014年智能变电站建设有望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含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试点结束后进一步提速;公司有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中标业绩,届时将充分受益市场持续增长。

业务多元化纵深发展

逐步降低对传统业务的依赖

自2010年底上市以来,四方股份通过同源技术拓展、电网外市场开拓、并购等方式,逐步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以适应市场发展与客户需求的动态发展,并降低对继电保护及变电站自动化等传统优势业务的依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业务抗风险能力。

电力电子、配网自动化、轨道交通自动化和发电自动化业务对公司并表总收入的贡献已自2010年的9.5%提高至2012年的22.6%。我们预计,这一比例有望继续提升,或于2015年超过30%。

电力电子:受益金属深加工和新能源市场发展

公司于2012年收购三伊公司(包括三伊电气、三伊天星、三伊方长)100%股权。同年7月末,被购标的迁入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建厂址。通过一年多的整合、运营,三伊公司的电力电子主营业务发展迅速,大地网接地电阻测试仪成为四方股份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公司电力电子业务以节电、环保、高效为主要方向,产品可涵盖所有拓扑结构,主要应用于冶金、新能源等下游领域。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美国、日本、印度、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

针对冶金应用领域,公司研制了全固态高、中频感应加热电源设备、淬火成套设备、产线电控成套设备、有源滤波及无功补偿滤波装置(SVC)等设备,在非标类项目应用领域竞争优势尤为明显。

我国目前粗钢等粗加工制品产能相对过剩,但金属深加工领域(管材、线材、棒材、带材等精密制造)仍待发展,部分产品享有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支持。公司可为金属深加工提供"整流-逆变-感应加热"全套解决方案,其中感应加热为有别于同业友商的核心技术。针对不同的加热对象,产品的设计也有所不同。感应加热电源可通过磁场(涡流)传递能量,效率高,对二次能源的利用率超过80%。相对传统方式,感应加热方式有助保持材料原有韧性。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可提供光伏逆变器、单晶硅晶体生长专用供电装置、多晶硅铸锭炉用双回路加热电源、高频化直流电源装置及电能质量网络监测与管理装置等,并可与公司的继电保护、风光功率预测、控制设备等其他产品结合,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据公告,公司电力电子业务于2013上半年实现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86.1%。我们预计,未来2~3年,该业务将受益新能源(尤其光伏)发电、金属深加工等细分领域的快速发展,实现年均增速不低于30%的收入复合增长。

电力电子业务于2012年为公司贡献了8.2%的总收入,我们预计,这一比例将于2013年突破11%,于2015年达到15%。

智能配电:近期订单不断

近年来,随着配电网建设逐步加速,公司对相应业务也加大了投入。2012年7月,公司收购了"南京摩科软件"100%股权,取得"配网全景调度支持系统"相应的知识产权,进一步提升了在配电网市场的竞争力。目前,在智能配电领域,公司可提供配网自动化系统、分布式发电接入、智能配变监测与小区管理系统等解决方案。

据公告与公司网站报道,公司今年以来陆续中标了多个重要项目,行业景气不再受困传统业务依赖包括(但不限于)宁夏中卫供电局配网自动化工程、珠海万山海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微网一体化智能系统、佛山供电局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主站项目、江苏省无锡及扬州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工程、重庆南岸供电局配网自动化全景调度系统、天津配电网拓扑自动绘图与校正软件项目等,发展势头良好。

变电站自动化业务竞争优势显著

变电站智能化建设持续推进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智能变电站推广。自2011年以来,纳入国网集中招标范围的智能变电站建设规模和智能化率较之以往均有大幅增加。2013年,纳入国家电网集中招标(不含少量特别与专项招标)的110(66)~750kV变电站共1,547个,同比减少10.3%;其中智能变电站共计1,052个,同比基本持平;全年招标智能化率为68.0%,同比上升7.1个百分点。

公司在变电站自动化市场位列前茅

在已公布中标结果的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监控前5批集中招标及特别、专项招标中,共有14家厂商中标110(66)~750kV变电站监控项目,其中13家的智能监控系统中标,行业景气不再受困传统业务依赖11家的传统监控系统中标。公司在智能、传统监控市场的中标份额分别为14.3%、17.5%,皆位列**。

此外,公司产品中标国家电网公司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换流站保护项目等**重点工程,并在电网外市场有诸多重点业绩积累,彰显过硬的技术实力与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迎接变电站集成化发展趋势

近一年来,国家电网启动了若干新一代与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项目建设。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以"集成化智能设备与一体化业务系统"为主要特征,将实现专业设计向整体集成设计的转变、一次设备智能化向智能一次设备的转变,是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应用。与普通变电站相比,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在土建过程中采用全预制装配结构建筑模式,实现二次设备"即插即用",极大缩短了变电站的整体建设工期。

我们认为,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等将带来产品研制��面的革新,行业景气不再受困传统业务依赖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广域保护、集成式断路器、电力电子变压器等或将取代传统设备,逐步迎来广泛应用。

我们预计,2014年智能变电站建设有望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含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试点结束后进一步提速;公司有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中标业绩,届时将充分受益市场持续增长。但鉴于同比基数等原因,市场容量与公司相关业务的增速或将有所放缓。

合理布局,优化整体运营管理

我们预计,距离北京海淀约160km的保定高新区或将成为公司未来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据公司及子公司网站报道,保定四方三伊生产装备基地已于2013年9月开工,待其完成后,公司将把北京生产线转移到保定,打造生产基地和北方地区的工程基地。

我们认为,上述布局将为公司带来如下利好:1)便于扩大产能,行业景气不再受困传统业务依赖优化生产运营总成本,支持未来业务发展;2)有助加强电力电子业务与传统业务的联系,增强公司综合技术实力,推动业务多元化持续进行;3)有助加强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的产学研合作。

智能变电站市场增速或放缓,竞争趋于激烈;税收优惠政策存变动风险;新业务拓展或不达预期。上述因素或致公司实际业绩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