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层面仍将给力

海达快讯: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层面仍将给力


      12月25日,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发改委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环境污染呈现污染源多样化、污染范围扩大化、污染影响持久化特征,国内有60%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能达标,能源消费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费结构、氮氧化物排放量4个节能环保方面的约束性指标完成进度滞后。氮氧化物排放量指标在2011年不降反升,较前一年上升5.74%;尽管2012年这项指标下降2.77%,但综合前两年的指标数仍比2010年高出2.82%。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下一步将加强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加大主要污染物减排力度。

     为防治大气污染,环保部2013年发布了多个重污染行业的排放新标准,其中一些排放限值和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的调整也产生了一些检测服务和仪器设备的需求,仪器信息网曾对此做过一些相关分析报道。2014年,环保部预计将编制或修订12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42项环境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及监测规范,16项环境管理规范,4项核与辐射**标准;另外,将对三项标准的实施进行评估,设计两项标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环保部还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针对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企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等“6+1”类重点行业(领域)制定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涉及多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制修订项目。而环保部官方信息显示,环保部“十二五”期间拟发布25项设置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其中18项标准已经发布,涵盖了火电、钢铁、水泥行业和大部分有色行业、部分化工行业,其余7项设置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标准也将力争在2014年完成。

      大气“国十条”被认为是在今年的严重雾霾之后,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更积极更有力的规划,社会各界也对其污染防治效果寄予厚望。但仍有多位研究人员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在灰霾与臭氧形成机理、来源解析、迁移规律、监测预警以及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等各方面的基础研究上都还还存在难题,距离能够支持决策的程度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大气“国十条”本身也明确要求要“加强灰霾、臭氧的形成机理、来源解析、迁移规律和监测预警等研究,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支撑。”在9月29日《清洁空气研究计划》启动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底数不清、机理不明、技术不足”是制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之一。
而近日又爆出不同研究机构,甚至中科院不同课题组之间的研究结论也大相径庭。一些大气化学家认为,在缺乏足够科学研究的前提下,“国十条”仍是较为保守的政策,未来将有更多更具体的措施来防治大气污染。

      因此,能提供技术支撑的相关基础研究的进展值得注意,陆续启动的一些国家层次的大气污染重大研究项目包括,2012年2月14启动的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大气二次污染形成的化学过程及其健康影响”项目,2012年12月启动的中科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B类)“灰霾追因与控制”项目,2012年10月启动的科技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实施的《蓝天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据了解,投入约5亿余元)等。2013年9月29日,环保部启动了《清洁空气研究计划》,该计划预计将提出火电、交通、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污染物减排技术途径和监管技术体系,形成能够真实反映我国大气污染特征、面向大气环境管理长期需求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突破空气质量模型选型及本地化,污染源精细化成分谱库建立、快速溯源技术等技术难点等。据了解,该项目将投入约20亿元,2013到2017年的五年经费约为10亿元。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0月15日启动的“2013年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工作”,开展了雾霾特征污染物监测和成分分析,主要分析PM2.5中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多环芳烃、阴阳离子等的含量,检测方法和监测点设置已见诸报道据媒体报道,2014年6月底前,北京、天津、石家庄将给出源解析的初步结果;2014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将完成源解析的初步工作

     从各方信息来看,2014年还将有多项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措施及标准出台,虽然空气质量监测网点建设的很多项目已完成,但空气/气体监测仪器行业仍不缺乏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