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企业"走出去",克强经济看未来投资与外贸转型

海达快讯:企业"走出去",克强经济看未来投资与外贸转型

    厦门海达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提供:拉力试验机,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机,冷热冲击试验机,等精密仪器.感谢您的阅读!

    在总理记者会的尾声,李克强以较大篇幅回答了来自较大贸易伙伴——欧盟媒体的提问,并重点提及了中国装备在中东欧市场的竞争优势。
  
  与以往回答此类问题,都以外资企业在华经营环境为重点不同,他开头便称,“中国政府会维护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正当权益。”这表明,中国政府对待较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全球准入门槛较高的市场,下一个阶段的关键词便是“走出去”。
  
  李克强的回答方式,已透露出高层的导向,如何在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如何较大程度地抓住时代机遇,让中国企业顺利地在“走出去”,获得市场准入,并且获得公平的市场机会。
  
  今年一月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的对外经济结构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临界点——投资将取代外贸,成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新生机。较大的亮点是对外投资显著增长,追近了利用外资金额。这也意味着,中国即将迎来实业资本净流出时代。
  
  2013年,我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下同)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而同一时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1175.86亿美元,同比增长5.25%。对外直接投资仅比实际使用外资少了274.16亿美元。较近五年,中国已经进入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期。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的18:1迅速上升到2009年的2:1。随着对外投资潜力的进一步释放,将比预期更早达到1:1。
  
  可以看出,未来一年,在重点建设海陆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下,在沿途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带动中国装备在当地的市场准入,将是下一阶段,中国在欧洲市场的重点布局方向。
  
  李克强从两方面解释了,中国装备“走出去”,与中东欧的发展,是互利共赢的。
  
  一方面,他举例说,自己在中东欧出访时提到,当地在建设高铁,核电时,中国装备一定是建设较快,成本较低的。“我们已经做了装备质量的承诺,中国企业要尽力,请全球媒体监督。”他说。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升级,(出口)产品也需要升级;中国装备走出去,零件和技术其实是来自全球的,也需要(全球)市场竞争检验。
  
  下一步,中国欧盟的经贸合作及相互市场准入的重点便是目前已经开始启动的中欧双边投资协定。此前,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已经以“负面清单”、“准入前国民待遇”开始推进谈判。
  
  李克强提及了谈判原则是“对等、公平、便利”。
  
  有趣的是,“对等”本身就是目前国际社会中,对中国市场开放,越来越高的呼声。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数量越来越多,而欧美近年经济整体不太景气,这些国家越来越希望中国市场,能够对他们对等地开放服务领域:其中,金融服务领域,便是呼声较为集中的领域。
  
  李克强使用“对等”一词,表明这个呼声,目前也开始符合中国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中国政府已经在三中全会的文件中提及,将会加大服务业的开放。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也在两会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的开放,首先会在服务领域,针对金融、教育、文化、医疗、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十个服务行业和一般的制造业。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放宽外资在股比比例和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
  
  不过,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进展,还是得看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先期风向。由于中美分别是投资和贸易领域金额上等、**大国家,因此,中美的谈判文本,对于全球投资领域的规则重构,也将起到奠基性的作用。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3年,中欧仍然互为较大的贸易伙伴,即便欧盟去年依然处于经济下滑区间,我与欧盟的双边贸易额仍然达到5590.6亿,增长2.1%。
  
  “中欧作为较大的贸易伙伴,摩擦在所难免,光伏案的成功解决表明,不能因为几个额度不大的个案,就丢失中欧较大贸易伙伴的帽子。”李克强说。
  
   中欧光伏摩擦是去年全球贸易摩擦影响之较。光伏产品双反调查案无论从涉案金额、产业类型还是从影响面看,都是****的。此案涉及中国企业200多亿美元的出口,占2012年欧盟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的70%以上。经过李克强主导的多轮斡旋,双方在2013年7月27日通过谈判达成一致,同意以限定较低价格方式,而非“双反”方式解决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欧洲问题。--中国行业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