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液萃取常用什么仪器进行萃取
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液液萃取(区别于固液萃取,即浸出),又称萃取(石油炼制工业中常用),是一种使用类似的方法。相容原理,用液体萃取剂处理不混溶的二组分或多组分溶液,实现组分分离的传质分离过程。 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液液萃取(区别于固液萃取,即浸出),又称萃取(石油炼制工业中常用),是一种利用相容相容原理 用药剂处理不混溶的二组分或多组分溶液,实现组分分离的传质分离过程。 固液萃取又称浸出,是利用溶剂将固体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如用水浸出甜菜中的糖分;用酒精从大豆中浸出豆油以增加油产量;中药水浸 提取有效成分制成液体提取物称为“浸”或“浸”。虽然提取经常用于化学实验,但其操作过程不会引起被提取物质的化学成分(或化学反应)的变化,因此提取操作是一个物理过程。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室用来提纯和提纯化合物的方法之一。通过萃取,可以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萃取出所需的化合物。 原则 化合物在两种不混溶(或微溶)溶剂中的溶解度或分配系数 [1] 的差异用于将化合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经过反复萃取,大部分化合物被萃取出来。分布规律是提取方法理论的主要依据,物质对不同溶剂的溶解度不同。同时,将某种可溶性物质加入到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时,可以分别溶解在两种溶剂中。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和两种溶剂在一定温度下不会分解分解。在电解、缔合和溶剂化过程中,该化合物在两个液层中的比例是一个恒定值。无论添加多少物质,这都是正确的。这是一种物理变化。用公式表示。 ca/cb=k ca.cb 分别代表一种化合物在两种不相容溶剂中的浓度。 k 是一个常数,称为“分布系数”。有机化合物通常比水更易溶于有机溶剂。用有机溶剂萃取溶解在水中的化合物是萃取的典型例子。在萃取过程中,如果在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如氯化钠),则使用“盐“萃取效果”降低了有机物和萃取溶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往往可以提高萃取效果。要从溶液中完全萃取出所需的化合物,通常一次萃取是不够的,必须重复萃取数次。次。利用分布规律,可以计算出萃取后的化合物剩余量。假设: v 是原溶液的体积 w0 是萃取前的化合物总量 w1 是萃取后的化合物的剩余量**次提取w2为第 二次提取后化合物的剩余量wn为n次提取后化合物的剩余量s为提取液的体积,一次提取后,原液中化合物的浓度为w1 /v;且萃取溶剂中化合物的浓度为(w0-w1)/s;两者之间的比值等于k,即:w1/v =k w1=w0 kv (w0-w1)/s kv+s 同理,第 二次提取后,w2/v = k,即(w1-w2)/s w2 =w1 kv =w0 kv kv+s kv+ s 所以n次萃取后: wn=w0 (kv) kv+s 当使用一定量的溶剂时,希望水中的残留量尽可能少。而上式kv/(kv+s)总是小于1,所以n越大,wn越小。也就是说,将溶剂分几次进行多次提取,比用全部溶剂进行一次提取要好。但需要注意的是,上式适用于几乎不溶于水的溶剂,如苯、四氯化碳等。上式只是一个近似值,但可以定性地指出预期的结果。装置:分液漏斗利用四氯化碳提取碘水中的碘 常用萃取剂:水、苯、四氯化碳、汽油、乙醚。要求:萃取剂与原溶剂不混溶。萃取剂和溶质不相容。反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关定律:有机溶剂易溶于有机溶剂,极性溶剂易溶于极性溶剂,反之亦然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27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