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价不确定度,实验室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做好 1.实验室要有不确定度评估程序,就是制定《不确定度程序》的文件; 2.实验室要规定计算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就是实验室如何评估不确定度; 3.对检测实验室(不是校准实验室),关注四小点: a)当检测产生数值结果,或者报告的结果是建立在数值结果基础之上,则需要评估结果的不确定度; b)对每个适用的典型试验均应进行不确定度评估; C)如果检测方法无法用计量学或统计学方法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实验室至少应尝试识别不确定度分量,并作出合理评估。 d)若检测结果不是用数值表示(如合格/不合格,阴性/阳性,或基于视觉或触觉以及其他定性检测),不需要进行不确定度评估。 4.对校准实验室,必须给出每一个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5.现场评审时会通过抽查典型试验不确定度评估报告、询问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实验室不确定度的执行情况(考核的方式是抽查和询问); 6.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有缺陷或相关人员对评估过程解释不清,评审员会开不符合项(所以大家自己评估的不确定度大家自己一定要讲的明白) 二、报告中什么时候要有不确定度的信息
检测报告在以下情况下需要评估不确定度: 1.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2.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应用有关; 3.当客户的合同中要求评估不确定度;(需要满足客户的要求) 4.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比如:用检测结果判断产品合格不合格) 5.校准证书必须给出不确定度。 那么问题来了,说这些话的依据呢?依据如下: CNAS-CL01: 5.10.3.1检测报告 c) 适用时,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声明。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的指令中有要求,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检测报告中还需要包括有关不确定度的信息; 5.10.4.1 校准证书 b) 测量不确定度和/或符合确定的计量规范或条款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