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怎么搞环保?荀子*早提"环保治国"理念

      中国古代怎么搞环保?荀子*早提"环保治国"理念
雾霾、沙尘……两会期间,环境保护**是大家*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其实,环保是中国古人一直很重视的问题,世界上*早的“环保部(局)”便诞生于中国,那么古人是怎么搞环保的?

  世界上*早的 “环保治国”理念

  在古代早期,保护环境被提到政治高度。战国时期赵国有名思想家荀子,便提出了“环保治国”理念。《荀子》一书中第九篇《王制》,专门谈如何做*****,大概意思是,在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能砍伐山林,践踏和破坏草木的生长。荀子把这种环保要求,称为“圣王之制也”。

  比荀子早约四百年的齐国上卿管仲便是位环保专家,在任时倡导环保治国,称“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此话见于《管子·地数》。

  世界上*早“环保部”

  古代管环保的部门,名称自然不叫“环保部”。据清黄本骥编纂《历代职官表》,中国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虞”,“虞”,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名,其很大一部分职能与今天的环保部相同,但所管理范围更大,山、林、川、泽的保护与治理,都是“虞”的职责。

  舜所设九部委中就有环保部——“虞”。虞的编制不小,**任虞官名叫伯益。《尚书·尧典》中记录了舜认命伯益做“环保部长”的事。国内有环保学者认为,舜所设的“虞”,是世界上*早的“环保部”,伯益是*早的“环保部长”。

  伯益确是环保专家,环保部长做得相当称职。从史书记载和传说来看,伯益是嬴姓史祖,治水专家大禹的得力助手,他发明了水井,保证人类饮用水源免受污染;同时还是动物保护权威,即《汉书·地理志》中所谓 “伯益知禽兽”。另传,《山海经》也是伯益写的。

  世界上*早的“环保立法”

  中国古代的环保立法,可以追溯到上古夏代大禹执政时期。《逸周书·大聚篇》记载,大禹在任时曾颁发了一条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纲罟,以成鱼鳖之长。”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秦国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环保条款”。秦国这“环保条款”,发现于1975年12月。当时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11号秦墓中,出土了一批秦简,其中一部分竹简上记录的是秦国的法律,后整理出了《秦律十八种》。“环保条款”记录在其中的《田律》上,这部法律因此被看成是中国*早的“环保法”。

  《田律》中,除了前代规定的春季不准乱砍乱伐外,还有多条环保规定。其中有两条很新鲜,一是,规定不得堵塞河道;二是,不是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这一条,就今天来说,对保护大气很有作用,可以避免大气污染,减轻雾霾天气。

中国古代怎么搞环保?荀子*早提"环保治国"理念
来源:大连日报)
中国古代怎么搞环保?荀子*早提"环保治国"理念
产品搜索
联系方式
产品目录
Copyright@ 2003-2025  河南兄弟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