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厘清了地方政府各种可偿债资产价值后,我们可得出地方政府的*大偿债能力约76.5万亿元。从这个角度讲,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率约为25.4%,在理论上地方政府债务还没有达到资不抵债的风险临界点。但2012年地方政府负债收入比已经达到136%,短期流动性风险加大。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会陷入明斯基时刻吗?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俞乔和范为针对当前中国地方债务危机拟写论文“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会陷入明斯基时刻吗?”文中表示,地方政府的*大偿债能力约76.5万亿元。从这个角度讲,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率约为25.4%,在理论上地方政府债务还没有达到资不抵债的风险临界点。但2012年地方政府负债收入比已经达到136%,短期流动性风险加大。(编者按:明斯基时刻表示的是市场繁荣与衰退之间的转折点。明斯基的观点简单明了:好日子的时候,投资者敢于冒险;好日子的时间越长,投资者冒险越多,直到过度冒险。一步一步地,投资者会到达一个临界点上,其资产所产生的现金不再足以偿付他们用来获得资产所举的债务。投机性资产的损失促使放贷者收回其贷款。“从而导致资产价值的崩溃。”)
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系统性风险之一,国务院已就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委托审计署进行**摸底(含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四万多个被审计单位)。就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而言,各方有着不同的估计。例如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2013年3月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2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9.3万亿元,如果加上通过债券、信托等渠道融资的债务规模,这一比例会更高”。中国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在2013年4月6日博鳌论坛上称地方政府债务或超过20万亿元。而国外研究机构也发布了相应的研究报告:据摩根大通报告,截至2012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略高于14万亿元;2013年9月9日高盛的报告估计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为15万亿元;里昂证券在2013年5月13日发布会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估计则更高,为18万亿元。
但以上信息都只提供了概况的数据,并没有分门别类的提供地方政府债务的构成,也未对偿债风险及债务治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本文试图通过从各方获取的公开统计数据厘清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具体构成,并分析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从而判断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程度,并提出自己的治理建议和对策。
债务的本质是对未来信用的透支,如果未来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以支付债务本息就会产生违约;如果未来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以支付债务利息,那么问题就更为严重,因为债务规模就会“发散”,即债务雪球越滚越大,直至债务和资产价值崩溃,出现“明斯基时刻”。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和私人部门都会以扩张性的心态预期未来,在具体经济活动时表现为增加负债进行投资,推高杠杆率;当经济下滑时,私人部门会降低预期,进行“三去”(去库存、去产能和去杠杆),但对于政府而言,它需要发挥社会经济稳定器的作用,必要时需通过增加自身债务来对冲经济的下滑。在一些极端情况中,政府还不得不将私人部门的债务纳入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以免出现社会经济崩溃。因此,往往政府的债务在经济低迷时还不能有效的降低,这就容易诱发政府的债务危机。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构成
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应对国内经济的下滑,中国推出了“四万亿”政府投资刺激计划,并且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整个社会(包括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不断上升,债务规模迅速扩大。从供给方来看,债务方式主要体现为银行贷款(包含本币贷款和外币贷款)、银行理财、债券、信托产品等工具。从统计数据来看,债务总额从2007年的42.2万亿扩张到2012年底的109.8万亿。各种债务融资方式都出现快速增长,其中,本外币银行贷款余额从2007年的28.9万亿增长到2012年的71.5万亿,债券余额从12.3万亿增长到23.8万亿,而信托余额更是从不到1万亿剧增到7.5万亿。整体的杠杆率也从2007年金融危机前的158.7%上升到2012年底的211.4%。
年份
银行贷款余额
银行理财产品余额
债券余额
信托余额
债务总额
GDP
杠杆率
2007
288946
123339
9600
421885
265810
158.7%
2008
333626
151102
12200
496928
314045
158.2%
2009
446792
17000
175295
20000
659087
340903
193.3%
2010
535417
28000
201748
30404
795569
401513
198.1%
2011
614745
45900
213576
48114
922335
473104
195.0%
2012
714676
71000
237569
74705
1097950
519322
211.4%
从需求方来看,债务形成主要包括政府部门负债、企业部门负债和居民部门负债。渣打银行的马德威等(2013)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病得出结论:2012年底中国的整体杠杆率达到214%,低于日本(400%)、英国(293%)等国的杠杆率,接近美国(264%、法国(254%)、新加坡(255%)的杠杆率,远高于印度(138%)、印尼(58%)等发展中国家的杠杆率。
其中,我们认为杠杆率上升较为明显的是地方政府的各种显性及隐性债务。由于中国《预算法》规定地方财政预算不得开列赤字,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前地方政府的债务不算太高,中国财政部财科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10800 -12000亿元;2007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在4万亿元左右。但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地方政府纷纷成立了总数约11000家的各类平台公司,作为独立公司法人,绕开地方政府不得开列赤字的限制,为当地基础设施项目及工业投资筹措资金。起初这些公司依赖银行贷款,后来则开始通过发行债券、信托产品甚至建设-移交(Build-Transfer, BT)、融资租赁、城市发展基金等多种方式融资。这使得地方政府的债务构成越来越复杂,并且难以准确统计和有效管控。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构成主要有五个部分:银行贷款、地方政府债、融资平台债券(包括城投企业债和城投中票)、地方政府信托融资和地方政府BT融资。从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来看:截至2012年底,地方政府的银行信贷仍是其债务*大的构成部分,达到9.3万亿元;财政部代地方政府发行的地方债余额为0.65万亿元;地方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券和中期票据合计约1.95万亿元;而近年来快速增长的信托融资约有2.11万亿元;地方政府通过BT方式吸收社会资金的量也比较大,但这部分数据无法取得,我们通过地方基础设施投资额及草根调研匡算得出,约有5.26万亿元。因此,据我们估算,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应在19.41万亿元左右。对各种融资成本的保守估算,每年需要的利息开支超过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