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听老辈大连工匠的故事 忆岁月时代的工匠精神​

听老辈大连工匠的故事 忆岁月时代的工匠精神


【中国机床商务网 机床人才】“我一直在等待这个时刻,我觉得有生之年这些经历还能对社会有用。”一位耄耋老人打电话向记者描述了火红的工匠时代。一位退休老人则向记者推荐自己心目中的大工匠,她的老伴曾是国内首批**技师……



工匠精神
 
讲述人:黄国文追忆工匠岁月时代熔炼工匠精神

5月13日一大早,黄国文老人便激动地给记者打来电话,“我这一生都与大连工业发展、国家经济建设共命运。”本报报道唤起了黄国文对那个时代的回忆,他认为致敬大工匠就是在社会上树立新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传递工匠精神。

黄国文已79岁高龄,他是浙江人,1955年来到大连工作,在当时的大连铸造厂(今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做一名车床工人。黄国文告诉记者,在钻研技术的过程中,他有幸结识了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创始人刘培德教授,这位在我国机械加工领域享有盛名的科研专家与黄国文曾在全市组织了一系列技术交流活动。“我们组织的技术交流活动吸引了很多城市的关注,后期还曾受到国家机械工业部邀请在国内多地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黄国文在多个刊物上刊登论文,至今在网络中依然可以查询到,“那时我们在很多国际公认的难题上有所突破。”黄国文通过不懈地钻研*终获得**工程师职称,并且帮助刘培德的4个研究生完成科研成果。“现在国家提出新一轮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我一直等待这个时刻,在我的有生之年能传递给年轻人更多东西。”他经历了一个大工匠的时代,在新一轮的发展潮流中,他认为,年轻人要突破工匠技术领域,将技术和理论结合起来。

讲述人:马书生船厂钳工曾是国内首批**技师

“我的老伴就是大工匠,他是国内首批**技师。”当看到新闻报道后,姜淑兰**时间想到自己的老伴,从造船厂的一位普通钳工,到当选首批**技师到北京**证书,老伴马书生曾给家人带来无数荣耀。

1958年进入大连造船厂,如今已72岁高龄的马书生老人对过往经历却显得很平淡。“我们这代人就追求这种荣誉,**技师是普通工人的*高职称,相当于技术人员的**工程师。我是其中一个,算是矬子里拔将军。”虽然老人很低调,但他一直记着拿到证书的日子:1989年12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国内首批**技师颁发证书大会上,他与国内211名**技师一道与李鹏总理合影留念。“当年全大连一共11人获得**技师称号,当时很**,现在大连已经有很多**技师。”马书生说,首批**技师评选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项考核,虽然技术上没问题,可理论书籍却很少涉及。当时家里只有一间房,为了不影响家人,晚上他不得不爬到房顶上看书。“技术上就不用说了,都靠自己练,那时天天都磨技术。我们这代人干活较真,工匠就是靠技术吃饭,那个时代都是这样。”马书生觉得如今社会上这种氛围有些淡了,年轻人钻研技术的劲头不够,大家不再比本事而是排资历。在马书生看来,国家提倡工匠精神是激励各行各业涌现出越来越多肯于坚持、勤于**的技术人才。

讲述人:侯君父亲引导他投入制冷研发领域

侯君是大连某大型商场空调系统方面的负责人。“我们家两代人都在从事制冷技术的研发,是父亲将我带了这个领域。”侯君告诉记者,父亲曾是大连造船厂一名八级工匠,主攻制冷技术,父亲的很多技术**在国内都是**的。

侯君从小就能感受到父亲带给他的荣耀,每次父亲带他到厂子里,“所有见到他的人都一片赞扬”,当时国内很多企业都过来学习。“记得当时还有北京的记者来采访过他,不过我那时还小,不知道是哪家媒体。”侯君说,当时国内在这一领域都是空白,父亲也是靠自学琢磨出来的。

这份荣耀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付出。“我父亲也算老来得子吧,为了工作36岁才结婚。”在侯君印象中,父亲经常加班,甚至有一次3个月都没有回家,“他对制冷技术几乎是痴迷。”这份对技术的执著也深深地影响着侯君,“他退休后,我就跟着他一起工作了。”侯君说,父亲退休后也没有闲着,从事制冷设备安装,领着很多人一起创业,*后自己又成立了公司。如今侯君一直从事与制冷相关的专业,并且自己获得一项制冷技术的国家**。
 
文章链接:中国机床商务网 http://www.jc35.com/news/Detail/50574.html

   无锡奥本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是一家专业从事量具量仪、五金工具、办公用品、工业一站式采购的公司,我们有十多年专业从业经验,日本三丰量具、日本三丰圆度仪、粗糙度轮廓仪、博世五金工具,得力办公用品等,长期大量现货供应,是各公司采购必备的合作小伙伴。
   欢迎您来联系我们 
   电话 :  
   手机/微信:  
   QQ :11588114    
    Web:www.aubat.com   www.aubat.cn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