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磺化聚乙烯 氯磺化聚乙烯(CSM)是美国Dupont公司于1952年首先实现工业化的。氯磺化聚乙烯由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经过氯化和氯磺化反应制得。为白色或黄色弹性体,能溶解于芳香烃及氯代烃不溶于脂肪及醇中,在酮和醚中只能溶胀不能溶解,有优异的耐臭氧性、耐大气老化性、耐化学腐蚀性等,姣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性能、耐热及耐低温性、耐油性、耐燃性、耐磨性、及耐电绝缘性。用途广泛,目前**上仅有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少数国家建有装置,**总年产能力约7.5万吨,产量接近生产能力。 性能简介 产品名称:氯磺化聚乙烯 英文名称:chlorosulfonated Polyethylene 产品简称:CSP、CSPE、CSM CAS :68037-39-8 别名 : 海泊隆 hypalon 氯磺化聚乙烯是以聚乙烯主原料经氯化、氯磺化反应而制得的具有高饱和化学结构的含氯特殊弹性体材料,属高性能品质的特种橡胶品种。其外观呈白色或乳白色弹性材料,有热塑性。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氯磺酰活性基团,故表现出高活性,而尤以耐化学介质腐蚀、抗臭氧氧化及耐油侵蚀、阻燃等性能突出,还具有抗候变、耐热、抗离子辐射、耐低温、抗磨蚀和电绝缘性及优异的机械性能。早期多为**工程目的而开发CSM。但由于其长久变形大,也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 生产方法 CSM的传统工业制法是采用氯气、二氧化硫作氯磺酰化剂的液相制造工艺,其主要缺点为二氧化硫的利用率低(20-30%),且产品氯含量仅25-45%。含硫0.8-1.7%,致命缺点是需用四氯化碳做溶剂。此外该液相工艺的后处理工序较繁琐(除酸性气体、CSM凝聚与分离操作等等)。以往还曾有过气相法,因无工业化价值而遭淘汰。气相水相悬浮法是为改进单纯气相和液相制法的某些缺点而研究开发的一种方法,其过程:先将聚乙烯在气相中与氯气、二氧化硫作用,之后把所生成物质在水为介质内再进行氯化,经两步反应制得CSM。尽管该法产品不易结块、不堵塞管路等,且产物分离精制较易于进行,但整个工艺过于复杂,技术经济综合论证并不乐观,因而该法的工业化开发鲜见报导。连续化生产CSM的工艺方法在近些年广受关注网。连续化生产的效率高、节能降耗。连续化生产工艺是将聚乙烯、氯气、二氧化硫在筒(塔、管)式主反应器直接进行反应,然后继续分离精制。 早在1952年美国的杜邦公司率先实施CSM的工业化生产。现今美、日、俄及我国是全**的主要生产国。 产品用途 CSM在电线电缆、防水卷材、汽车工业等领域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常用的特种橡胶。以CSM为基础材料制备的防腐涂料用途非常广泛。 CSM在国外广泛用于汽车工业,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几乎空白。随着我国汽车工业零配件国产化进程加快,CSM在汽车工业的潜在消费量巨大。预计2005年CSM在汽车工业中的潜在需求量至少应在0.3万吨以上。 CSM在工业上用于制造具有特殊性能的管子、运输带、密封件等制品。如以CSM为内层制得的层压管对氟代烃冷冻剂渗透性低,适用于制冷剂输送管。制造CSM-氟代橡胶层压管时,如加入过氧化物,可以大大提高层压制品的剥离强度,该层压制品适于制造输送、贮存燃料油的管子和容器。 CSM可与其它橡胶进行共混改性。CSM与氟橡胶共混,可改善共混胶料的加工性能。CSM与乙丙橡胶共混,可改善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物理特征。在EVA聚合物中加CSM和异戊胶共混可制造耐滑、耐磨、耐油的性能。CSM与PVC、PU在挤出机中掺混后硫化可制造改善耐油、耐臭氧的硫化胶。 关于硫化体系 有人认为“MgO ,ZnO 是CSM硫化体系”的说法是不合理的。关于CSM以及氯化聚合物的配合与硫化的资料大多来自日本,像《橡胶工业手册》**分册中的氯化聚乙烯与氯磺化聚乙烯部分。而现在一部分学术文献中有关于此类,还是抄袭了(不能说是参考,因为这此并没有给过自己试验与思考)原来的一些资料。 在CR与CIIR中,因为含有活性较高的烯丙基氯,所以能用金属氧化物来进行交联。而像CSM及CM等氯化聚合物中,没有这种活性氯做为硫化活性点,不能这么轻易硫化。 好在CSM中,进行了磺化,出现 了活性较高的 ”磺酰氯“基团,可以较CM易硫化的许多。 CSM配方中的常用的TRA 是CSM*有效的硫化剂(不是硫化促进剂),当没有氧化镁等氧化物存在时,同样能硫化CSM,加入氧化镁后,只起到了酸吸收剂的作用,同时能使性能有所提高。 但有一点比较奇怪,加入氧化锌(ZnO)后,反而影响了硫化效率。说明氧化锌不仅能加速脱氯化氢(HCl),还能造成胶料的不稳定。 在没有活性较高的氯的聚合物中,ZnO只能加快受热时脱去HCL速度,(资料介绍:引起脱HCL的不是ZnO本身,而是Zn与Cl反应生成的ZnCl2, 这个地方的机理见有机化学 <卤代烃>一章,路易斯酸对卤代烃部分)。季戊四|醇单独使用不能交联CSM,只在有硫化剂TRA等存在时,才能使硫化速度大幅度提高,大大促进了硫化速度,但焦烧性能有些下降。 配合体系 有人研究了用机械共混法制备氯磺化聚乙烯/丁苯橡胶互穿网络聚合物(CSPE/SBR-IPN),并用力学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力学性能与组分比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组分比范围内,IPN中出现了力学性能的协同效应,这是网络互穿造成的“强迫互容”所致。橡胶通过简单的机械共混,经分别交联可以形成较为理想的IPN型复合材料。
蜀ICP备20230160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