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一个城市的命脉。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开源节流,加大再生水的利用率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根据未来将出台的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到2015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十二五”期间国内将投资304亿元用于投资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这一投资规模意味着在“十一五”基础上增速将达200%。分析认为,再生水利用已作为水务行业的衍生市场悄然崛起。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认为,再生水市场若要加速启动,还有赖于国家补贴政策的出台。对此,国家目前已拟定的政策提出,未来将通过对超额用水加征水费补贴再生水利用。同时对再生水免征水资源费、增值税,对再生水经营企业免征营业税、所得税。这一政策未来若得以推行,将抵消一些地区再生水的高成本劣势,促进再生水推广,相关设备供应商将直接受益。 业内分析认为,再生水利用的需求未来主要集中在北方缺水的省份,由于需要增加新的投资,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对再生水利用的需求较低。另外由于再生水价较高,再生水利用适合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区域推广,北京、天津等将是“十二五”期间再生水利用规划规模*大的地区。 政策给力的同时,相关公司纷纷提前开始布局再生水利用这一市场。南京、武汉、上海、西安、杭州等城市均出台了涉及再生水利用的“十二五”规划。据业内专家预计,未来三年,再生水利用所能带动的财政和企业投资规模将超过300亿元。随着工业节水规模化循序推进,拥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目前,碧水源、北控水务、天津中水公司、津膜科技等都在再生水投资运营领域建设方面发展良好。 作为一种介于饮用水和污水之间的水质,再生水的循环利用,好处自然不言而喻。然而据调查发现,面对节能减排的压力,再生水循环利用虽然已经开始破题,但是在国内环保市场混乱的环境下还将长久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据了解,我国再生水利用率仅占污水处理量的10%左右,与发达国家70%的利用率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有专家预计,如果我国能达到发展国家的水平,每年将近有150亿立方米的再生水资源可以得到开发利用。 有关专家建议,要加大我国再生水的推广利用力度,首先要从规划做起,缺水地区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要将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作为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同步规划和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其次是建立和完善中水利用的制度,制定法规强制推行再生水。城市再生水供水公共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工业冷却循环用水、园林绿化和生态景观水体补充等用水,要严禁使用自来水、地下水和取用河水,应强制使用再生水。保证城市水资源的永续利用,真正实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 专家指出,再生水开发利用附加值低和技术成本高导致利润严重缩水,不受市场青睐也“情有可原”。再生水主要用于工业用水、城市杂用、市政景观用水、城市建设、补充地下水以及灌溉用水。目前,再生水回用的深度处理一般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式,降解其中的杂质和微生物。处理质量较低的再生水作为市政用水的附加值不高,从而难以形成足够的利益驱动吸引用户建设和使用。另外,具有高附加值的工业用水对除盐率的要求较高,工艺上采用“双膜”处理的成本高,企业普遍不愿承担“捡了芝麻丢西瓜”的风险。 以我国目前现状,要打开再生水利用市场需付出相当大的努力。首先,要保证再生水的有效供给,市场化再生水生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企业采用BOT模式将市政内分散的处理后污水集中处理从而使再生水处理设施得到有效利用。其次,采用电吸附技术解决双膜处理能耗、预处理要求条件、成本“三高”的弊端。在水资源日趋紧缺的今天,再生水利用已经成为实现水生态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面对机遇和挑战,未来的几年间,再生水将成为重点发展的水务市场之一,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设施建设将进入快速期,市场也将进一步形成。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