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媒体一系列报道推出后,在出席国内“两会”的代表委员中引发热议。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广东在雾霾治理和生态监测方面,要先行先试,大胆摸索“广东经验”。
广东雾霾需治理 而从科技部3日召开的雾霾治理科技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传来消息,我国已在珠三角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区,而且是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欧洲之后,全球第3个类似的示范区。 区域联防联控走在国内前列 广东应在生态监测方面先行先试,摸清“环境家底” “在生态监测方面,广东也应先行先试。”国内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建议,将每一块建设用地的生态环境指标都进行监测和审计,这样既能发展生态物业管理这个新型产业,又能摸清环境家底。“事实上,环境保护只有落到产业链上,落到每一个企业、个人的行为上,才会出成效。” 据报道,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3日表示,我国已在珠三角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区,组建了覆盖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预警网络,形成了区域空气质量管理体系等运行机制。马燕合还指出,国外基本消除雾霾现象一般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在更加严格有效的环境管理要求、良好的国际经验借鉴及现代科技支撑下,下定决心,我国治理雾霾会更快更好。 而国内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持类似的观点。他对笔者表示,消除雾霾是攻坚战和持久战,制度建立起来后,5年应该能见到效果。 据了解,珠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区,可实现对珠三角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的监测预报及快速反应,支撑实施了珠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为其他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借鉴。 经过多年的实践,广东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方面走在了国内的前列。另外,广东还是国内头个将区域性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写进地方规章的省份、头个制定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区域。 去年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公布“大气国十条”之后,广东进一步加大治霾力度。省政府相继印发实施《广东省“十二五”后半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和**阶段《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广东省与环保部签署了《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而今年2月7日实施的《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正是我省落实“大气国十条”的地方系列贯彻措施。 该《方案》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全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粤港澳区域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各地之间要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商合作机制。珠三角地区各市要针对细颗粒物和臭氧等突出问题,加强协调联动。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按各自职责全力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此外,粤港两地也在行动。今年,粤港两地将就珠三角地区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开展进一步合作,共同完成优化区域空气监测网络的安排,开展区域大气微细悬浮粒子的研究合作,并探讨共同开展空气污染预警合作。 谈及雾霾治理,国内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认为,落地到某一个区域,在改善空气质量的行动中,应该充分发挥区域联动的作用。“一个城市不减排,周边城市的努力就可能白努力了。”李义虎建议,普通市民加入到治理雾霾的行动中,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每周少开**车等。 国内政协委员、台盟广东省专职副主委、省台联副会长、广州市台联会长郑广台准备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提案。郑广台建议,加强雾霾治理,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力度,实现区域共同治理。 “区域经济发展到现在,基本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城市群,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打破固有的利益格局,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才能取得成效。”郑广台提出,应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有些地区为了保护良好生态而牺牲了经济发展,要给予适当补偿。还有,像碳排放交易这样的**机制值得鼓励。总体而言,环境保护还是任重道远。 控制大气污染“打蛇打七寸” 要加大对汽车尾气污染防治,淘汰黄标车,提升汽油品质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控制大气污染也要抓重点。国内人大代表、广东省环保厅副厅长陈敏认为,珠三角地区从地形上看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大气污染物容易积累,不易扩散。治理雾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根本之道。 “要加大对汽车尾气污染的防治,淘汰黄标车,提升汽油的品质。燃煤电厂要加强脱硫脱硝,对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企业要加大治理,还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建设工地的扬尘,对各种污染源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陈敏表示。 广东是国内机动车保有量*大的省份,如何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粤V标准的实施和符合标准的油品的供应,将大大减少机动车排气污染,也为广东提前实施机动车第五阶段排放标准奠定了基础,将成为国内少数率先实施该排放标准的省份之一。”参与论证的清华大学专家曾测算,与粤IV油相比,使用粤V油含硫污染物的排放减少80%,氮氧化物等其他污染物可减少11.7%左右。 而据上月发布的《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2014年底前珠三角地区**供应粤V车用汽油;2015年6月底前,全省**供应粤V车用汽油和国V车用柴油。 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提出了未来五年国内及重点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PM10的下降目标和10个方面的防治举措。 “其中,在能源领域*核心的防治措施就是要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高天然气的使用量,大力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国内政协委员、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际公认核电对治理大气污染的效果明显。 与其他���份相比,广东在新一轮大气治理中,有何**举措与亮点工程?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根据国家要求把整治工作由珠三角扩展到全省,实施区别对待,广东将实施更严格的整治措施,实施重污染企业和污染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其他企业环保搬迁和提升改造,明确煤炭总量控制目标和天然气供应规划,加严淘汰落后产能、环境准入要求及污染治理的措施。 专家指出,由于我省和京津冀的污染现状不同,广东更注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协同减排,以减少PM2.5和臭氧的产生。 国内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他说,在电脑网络和信息传输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可以稍稍转变一下办公和学习模式,每周或每月有机制、有秩序、分人群地在不同单位推行“半日远程办公”,这样可以把集中在朝九晚五的城市大拥堵分流,并有效控制由此造成的空气集中污染。 “当然,并不是让所有企业、上班族都一起实行,这不现实,是针对那些自动化办公程度较高的人群。同时将人群进行分类、分流,分别进行半天的远程办公。一些学校和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每周安排半天、**左右的时间集中办公或者举办网络会议、远程教学。”许钦松解释说。 **实施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年底前珠三角各地市将建成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 今年1月底,备受关注的《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下称《预案》)在广东省政府网公布。根据《预案》,当启动***别的区域I级响应时,将采取严格的强制性减排措施,包括中心城区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公务车封存30%—50%,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限产减排15%—30%,建筑施工、市民的装修喷涂等行为也必须停止。在I级响应的健康防护措施上,则要求中小学停课,有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根据情况实行带薪休假或弹性工作制。 省环保厅大气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珠三角大气重污染应急体系包含了省《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省有关部门预案和地市应急预案,完善的体系对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进行了系统性的设置,同时省预案中建立了以副省长为组长,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省环保厅厅长、省气象局局长为副组长,监察厅、住建厅和教育厅在内的省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大气重污染应急领导小组,可以有效确保各项应急措施的贯彻落实。 王如松说,在环境保护方面,珠三角已经开展了很多工作。谈及广东的产业转移,王如松认为,产业转移不能仅仅是工厂、企业的迁徙,也应该是人才、管理技术的转移,在推动粤东西北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当地的好山好水,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动态平衡。 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珠三角各地级以上市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制定工作,广州、佛山、东莞、惠州已经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当地的大气应急预案,其中顺德区纳入佛山市应急范围。深圳、中山、江门、肇庆、珠海五市的地方预案已经制定完毕,正在按照应急预案制定的有关流程推进相关工作。 按照国家对我省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的要求与我省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建设方案,2014年底前,珠三角各地级以上城市和顺德区将建成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省环境保护部门建成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报预警业务平台,并实现业务化运行。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