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过程不断重复,切口逐渐延伸,*终将钢板切开。与上阶段相比,输入能量还是燃烧反应热和激光束的能量,但燃烧反应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基本不变,只是随着反应区的移动,在空间位置上变化,应被看作移动热源。在能量输出方而,除了将反应区的材料加热并将其熔化以及向周围的热传导外,被吹出的熔渣也将带走部分热量。激光切割加工各阶段的表达式通过对激光切割加工过程进行的阶段分析,下而根据能量平衡方程和热传导公式,并结合实验数据,建立各个不同阶段的能量平衡表达式和温度场表达式。从图可以看到切速低于1.5m/min时,熔渣中除了FeO和Fe外还有部分的Fe3O4;当切速高于1.5m/min时,主要就是FeO和Fe了。
考虑到加工时为保证切割的效率和质量,切割速度通常都大于1.5m/min,可以认为燃烧反应以(10)式为主。因为在切速较低时,切割速度跟不上燃烧反应的扩展速度,过剩的反应热就使切口发生过度熔化,形成较宽的、不整齐的切口,表而粗糙度值较大,热影响区也将扩大,钢板底而还会产生挂渣,加工中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根据前而的分析,燃烧反应从一点开始,逐步扩散形成燃烧反应区。因此Qburn应该是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大的能量,该热源形式由连续固定点热源逐渐变化为连续固定线热源。
Qburn为大小、形状都变化的热源;输出能量又由三部分构成,作用关系相当复杂。通过理论分析来建立热传导温度场的计算模型比较困难,因此可根据实验中的观测数据和结果来建立数学表达式。图为钢板被加热直至烧穿的温度场变化图。由图可看到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燃烧反应发生后,上部的温度变化与点热源的半球形温度场相似,下部则是逐渐增长的线热源圆柱形温度场。因此根据实验的数据和结果,该阶段的温度场表达式应分为上下两部分,才能更接近实际情况。与上阶段相比,能量平衡关系的输入仍为激光束和Fe与O2的燃烧反应热,此时的Qburn保持线热源的形式,其强度和形状基本不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