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冻干技术基础的研究动态
东北大学的博士生们先后建立了物料在搁板上冷冻的传热模型和角膜在降温仪内冷冻的传热模型。Sandall和King等提出了在升华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模型,简称URIF模型(The Uniformly Retreating Ice Model),在此基础上,Liapis和Lifchfield等提出了真空冷冻干燥过程的解吸—升华模型。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是生物细胞在冻干过程中的热质传递,纳米尺寸的传热传质理论。
2. 外冻干设备的研究动态
冻干设备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国产医药用冻干设备已经实现了功能齐全,工作可靠,性能稳定,控制先进,**贯彻执行了GMP标准,各项技术指标都能满足生物制品和药品冻干生产的需要。主要功能有箱内液压加塞;在线清洗(CIP);蒸汽****(SIP);冻干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的控制等。食品用冻干设备已经实现了大型化,目前大的冻干设备冻干面积可达200m2。隧道式半连续冻干设备也已经问世,运行状态良好。食品冻干机都能采用工控机自动控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国外冻干设备的品种规格比多,配套设备齐全,节能型结构比较精致,连续式冻干设备生产量大。为保证冻干产品的质量和节能,常采用冻干设备与其它干燥设备组合在一起的组合冻干设备,例如喷雾冻干设备。
3. 外冻干工艺的研究动态
生物制品和药品冻干工艺比较复杂,特别是冻干保护剂、赋形剂的研究各国之间,各单位之间是互相保密的,文章中公开发表出来的内容都是常识性配方。外研究工作的主要差别在于测试仪器。多凭实验和经验;国外的仪器比较先进,如低温生物显微镜,扫描电镜等都已经比较普遍应用,研究的速度和精度都比较高。
4. 外冻干技术应用领域的开发动态
食品工业应用冻干技术的发展较快,大部分冻干产品是为国际市场原料;生物制品和药品领域冻干技术的应用在稳步前进,为提高活菌、活毒疫苗的活性,提高药品质量和速溶性,必须采用冻干;其它领域的应用发展较慢。国外研究人员思想比较开放,在纳米材料生产领域应用冻干技术较多;在古旧书画的修复,动植物标本的制做等领域,冻干技术都有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