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为何气候变化总是"雾里看花"?

在“2013气候传播国际会议”12日上午的发言中,中国国务院原新闻办公室主任、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顾问委员会主任赵启正首先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今年夏天我是在上海度过的。上海今年的气温创造了上海有气温记录以来*高值,达到40.6℃,炎热的天数也创140年以来的*高纪录。刚刚过了炎热又遇到了两次台风,暴风雨淹没了上海的一些街道。我以为我躲开了北京的雾霾到上海享受一个好的天气,结果发现气候变化在中国已无处可逃。”为何气候变化总是"雾里看花"?

虽然某一年的极端天气不能与气候变化直接划等号,但频发的反常天气、让人措手不及的自然灾害,无疑为推广“气候变化”这一概念起到有力推动作用。气象灾害事件就成了时常挑动公众"气候变化"神经的介质,使得气候变化观念很快深入人心。

据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在2012年11月发布的《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度高达93.4%,77.7%的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未来影响表示出担忧。但是仔细分析这组数据发现,这93.4%的受访者中,认为自己只了解一点的占28.4%,了解一些的占53.7%,了解较多的占11.4%。可见,我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参加这次气候传播国际会议的多位专家也表示,公众对气候变化内涵的理解有待提高。

赵启正在讲述完自己的经历后就感慨:“近年来由于气候环境变化迹象日趋明显,但他们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复杂性、危害性,对这些认识还不足,对帮助公众认识气候变化的严峻现实和潜在危害。”他认为气候变化在中国长期处于“高风险、低认知”的状态。

中国气候传播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后李玉洁做过一项调查,中国百姓更关注空气污染、白色垃圾、水质问题等更为紧迫的问题,气候变化更"抽象、遥远"一些。她还介绍说:“国外在做气候变化报道时,往往选择灾难性,恐惧性,震惊性等等形容词描述气候变化信息传达,从而让大家高度重视”。

有多年相关报道经验的原《南方周末》记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袁瑛在发言中表示,气候变化影响很大,后果也是灾难性的,但报道中仍会与公众产生距离感,是因为气候变化具有“弱冲突性”。人们可能更关注家附近的化工厂或核泄漏这样对生活能产生直接影响的话题,而“气候变化是长期的,或者说影响是缓慢的,需要一个时间段来体现的。而公众的记忆力非常短暂。”

本文章由自动气象站生产商http://www.121000.cn/?product-77.html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