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年县蔬菜生产历史久,常年播种面积77万亩,年产鲜菜31亿公斤,是国内首批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近几年,随着国际市场对进口农产品检测标准的提高,永年蔬菜出口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该县把突破口瞄准了标准化,逐步实现蔬菜生产的提质升级。到目前,永年已有硬质西红柿、甘蓝、黄瓜等8类蔬菜获准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永泉牌西芹等11个品种蔬菜荣获省部级上等产品称号,“永丰”、“南大堡”等7个无公害品牌被评为******。如今,该县平均每天有700万公斤鲜菜销往国内各地。
浇干净水,施配方肥,戴“身份证”
永年蔬菜生产主要集中在该县东南部滏阳河地上水灌区。为从源头上净化水质,该县制定实施了《永年县滏阳河农灌期敏感区水环境应急预案》,水利、环保等部门协调联动,分别和沿灌区的乡镇村、企事业单位等签订责任状,确保工业废水不进沟渠。每年春季,该县还组织人员沿滏阳河、留垒河以及引滏阳河灌溉的渠道巡回检查,对重点易污染区域昼夜巡查。该县还和市水利局、上游沿河各闸所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发现污水及时关闭蓄水闸门。
近年来,该县在菜区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对全县菜田的土壤肥力进行检测,由技术员根据每块地的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生长营养需求,确定施肥“**”,基本实现一户一配方卡。为方便菜农购买配方肥料,该县还主动与省农科院秦皇岛生物中试基地合作,引进适合当地的大蒜等专用肥,让蔬菜吃上“营养餐”。
“现在,蔬菜上市不戴‘身份证’可不行!只要贴上编码,消费者上网一查就可一目了然。”在永年县广府镇前当头村,永丰公司的菜农张志林正在为蔬菜贴条形码。永年是国内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追溯制度建设项目试点县,该县对全县77万亩蔬菜基地内的生产农户、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公司协会全部实行溯源编码制度。该县与中国条码防伪中心联合成立了永年无公害农产品编码管理中心,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编码管理、发放机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全县13个蔬菜生产专业乡镇240个村的村干部和菜农培训,详细讲解条码的发放与管理要求,并利用县农业信息网建立网络查询系统,开通电话服务专线,方便消费者、生产者查询。
多指导,严监管,标准才能种到地里
该县组织农业技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先后编写了《永年无公害蔬菜生产100问》、《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等,制定了26个符合永年生产实际的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使全县主要蔬菜品种全部实现了有标生产,其中大蒜栽培、芦笋、甘蓝等6项栽培和质量标准,还通过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验收,作为邯郸地方标准进行推广。
为加快标准普及步伐,该县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大力宣传发展无公害蔬菜的紧迫性,通过对比无公害菜与传统菜的销售形势、价格差距等激发菜农发展无公害蔬菜的自觉性。与此同时,该县成立了蔬菜学校,开通了标准化栽培专线,挑选技术人员组成37个工作队包村包片深入田间地头举办讲座,散发材料、挂图、技术标准等,在80个蔬菜专业村建立了科技服务站,对菜农进行多形式多渠道培训,并建成了永绿果蔬、刘营生态农业等10个无公害蔬菜园区,在专业村培养了一大批无公害生产示范户。
在积极引导的同时,该县创造性地推行了“5-1=0”的五户联保责任制,加强监管。“5-1=0”制度即对地块相邻的菜农,每5户为一小组,实行5户联保、互相监督、诚信种植,严格执行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使用统一的农药、化肥等,如5户中有1户使用高毒农药或不按无公害标准种植,5户菜农生产的蔬菜都不得上市销售。目前,该制度已在永丰、树新、格伦、冀绿、绿中鲜等120多家公司、协会中广泛应用,涉及农户达15000户。
合作抱团,步调一致闯市场
在西河庄乡顾一村的田地里,20多个铁头甘蓝大棚成方连片,样式、规模基本一样,棚顶罩着遮阳网,地面上挂着防虫网,棚内挂着粘虫板。看似公司的生产基地,其实是农民自己的大棚。菜农李现民说,他去年加入了格伦蔬菜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军海创办的众持蔬菜合作社,严格按照标准化种植,统一品种、播种、管理、采收、销售。社员不仅能享受到合作社的各项技术、优惠信息,而且菜价高出一般市场价的10%~20%,有的菜还出口到俄罗斯等地。
目前,永年共有104家各类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了全县70%的村,约20万农户。其中,蔬菜专业合作社有54家,占总数的50%以上。同时,该县蔬菜局还引导蔬菜专业合作社,分期播种、分期定植,尽量避免同一种菜集中上市带来的低价影响,保证农户收入。通过规模化种植、有组织经营,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农民的市场地位,增强了农民抵御国际金融危机诱发市场风险的能力;企业的货源质量、产量有了保障,增强了市场话语权。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