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大学毕业生朱增珍一按手机按钮,十几秒后,她管理的蔬菜大棚顶部的卷帘盖徐徐拉开,阳光立即照射进来,棚内的气温逐渐上升……朱增珍一边演示着如何用手机控制大棚的温度、湿度,一边告诉记者,现在,她一个人就可以管理近3000平方米的两个蔬菜大棚,棚内一年四季可种植黄瓜、番茄、天葵等十几个品种的蔬菜。2012年,两个智慧大棚的产值达35万元,2013年以来产值已达12万元。
朱增珍就业的百玫生态农业园处于浙江平湖市广陈镇港中村,象她一样的新型农民共有45人,其中大学生26人,管理着150多个大棚、1200多亩蔬菜基地。
据中国电信浙江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经理孙伟敏介绍,这种用智能手机遥控管理塑料大棚的技术是中国电信提供的。目前,类似的智慧大棚在国内已推广了5000多个,浙江省有200多个。
记者在浙北山区淳安县下姜村看到,40多岁的农民姜祖见与朱增珍一样,一个人用手机和电脑管理着3000多平方米的两个智慧大棚,种植着十几个品种的葡萄和草莓。他向记者介绍:“现在,我可以在家里远距离操控大棚的温、湿度,如果遇到大风大雨的天气,半分钟内就能把大棚的盖子盖上,既节约劳动力又减少天气风险带来的损失。以前,管理同样的大棚,至少要4个壮劳力,升拉一次卷帘顶盖,4个人要忙活半天。”
地处山区的淳安下姜村以前是个远近闻名贫困村,村支书杨红马告诉记者,为了脱贫,村里许多青壮劳力都下山进城务工去了,留下来的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农在种田。前些年,村合作社把分散在各家的200多亩土地集中起来,委托镇上一家技术公司经营,该公司投资四五百万,建起了51个塑料大棚,并调整了种植结构,改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葡萄和草莓。推行智慧农业后,50多个大棚只有姜祖见一个管理员和6个老农在种植管理。过去,这些土地拿来种水稻、玉米,一年产值只有20多万元。现在光劳务性收入一年就有60多万元。如今,村里农民享受着租金、薪金、股金多重收益,人均年收入从2001年的1600元上升到2012年的一万多元,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青山绿水,白墙黑瓦,成为闻名遐迩的美丽乡村。
正如杨红马所说的那样,智慧农业的发展正在引发中国农村的一场静悄悄的**。
首先,它适应了目前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和老化的现状,加快了土地集中和规模化经营,以现代农业的高效率、低强度、高收入吸引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回归。经营百玫生态园的老板徐卫星过去在城里开发房地产,积累资金后转投农业,他向港中村承包租赁了1200多亩土地,投资近4000万元盖起150多个塑料大棚,雇用了村里几十位老农作为农业生产工人。特别是推行智慧数字农业后,他在塑料大棚内安装了传感器、自动卷轴等,实现了远程遥控和监控,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真正实现了用手机“种”田,穿着西装皮鞋打着领带也可下地劳动了。稳定的收入,轻松的工作,吸引了许多大学生回归农业,村里出现了一批有文化的新型数字农民。
其次,实现了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使食品**有了保障。孙伟敏说,过去分散经营,要想监控无污染生产是很难的。土地集中和规模化生产后,使推广“智慧农业”有了可能。中国电信为“智慧农业”打造的公共服务与应用平台,不仅有远程调节生产现场温、湿度的功能,还有“全球眼”远程监控、远程教育、专家诊断、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功能,尤其是“全球眼”监控,使消费者通过手机和电脑监控生产流通全过程,真正吃上“放心菜”、“放心肉”。徐卫星告诉记者,他的农业生态园所有种植的品种都是无公害的,他准备通过“全球眼”在网络上开设窗口,让网民直接在家里监控庄园生产的全过程。话毕,只见他顺手摘下几根黄瓜,洗也不洗,当着我们的面嚼起来。记者也品尝了一下,味道确实有点甜。
三、“智慧农业”加快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等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使广大农村“美丽乡村”之梦得以早日实现。徐卫星表示,他要把百玫园打造成“三生合一”(生产、生活、生态)的现代观光旅游农业基地,开拓更多的商机。下姜村支书杨红马指着远处的青山绿水说,等到漫山遍野的葡萄、草莓、黄桃长出来后,这里就是个花果山,游客就会前来旅游、休闲,品尝水果,村民的腰包又会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