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年限的紫花苜蓿土壤水分变化过程 我国各地的草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相关人员调查统计发现,我国草原退化面积已经达到了90%以上,在10年对甘肃省监测发现,甘肃91%的可利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草原退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土壤水分的流失致事的,土壤水分的监测可以使用土壤水分温度计进行快速的监测,如今为防止该现象的出现各地开始推广人工种草的形式进行操作,其中紫花苜蓿就是人工草地的首要选择,如宁夏人工草地面积为5.33*105hm2其中紫花苜蓿的就达到4*105hm2。大量选用紫花苜蓿,是否其功效也是比较好的呢? 本文就是用多参数土壤测量仪来进行测定紫花苜蓿种植地的土壤水分变化过程,测定结果发现,坡位对苜蓿地土壤水分影响较大。上坡苜蓿地土壤含水量*低,0—5m平均含水量为6.34%,显着小于中坡位(7.14%)和下坡(7.39%);上、中、下坡苜蓿地土壤含水量均在凋萎湿度与稳定湿度之间,处于干燥化状态,而且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趋势相似,均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然后再增加的趋势。 同时使用无线墒情监测系统对紫花苜蓿种植地进行长期的监测,发现不同旱作年限苜蓿地0-5m土壤平均含水量排序为:3年生(9.30%)>7年生(8.27%)>11年生(5.98%)。待苜蓿生长第6年,开始老化,对土壤水分消耗能力减弱,降雨对土壤水分的补给量高于土壤蒸散量时,土壤水分开始得到恢复,19年生苜蓿地0-5m土壤含水量为7.80%。本文来源:http://www.trsfy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