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专注于空调的格力也开始做手机了,让业内外不少人大跌眼镜。当一向稳重自持的空调老大似乎也任性的时候,这背后代表的是中国传统制造业整个行业面临经济下行的焦虑迷茫。中国的制造业一向被指责低端、廉价、出口缺乏**优势,道理谁都知道,问题是内功又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现在我们究竟该在哪里找解决方案,该在哪里寻找突破?这关系到制造业的命运,也关系到社会就业。
董明珠做手机的背后,还是让人看到格力女皇的强势不服输,在众口一辞的认为手机是智能家居**入口的观念面前,董明珠也许不甘心把控制权拱手让人。董明珠其实没有错,不管有意无意,至少她坚守了制造厂商*基本的阵地,对制造厂商的发展前景和利益领域有着深刻而敏锐的直觉,对某些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有着本能的警觉;只是她可能暂时还没有意识到,智能家居的**入口不是手机,格力也根本没必要做手机。格力电器的优势在空调,是国内业界老大,对于中国这个基数那么大的国家,不但是有能力来推动智能家居的发展,更是有责任建立智能家居的通用标准。智能家居的通用标准本来就该掌握在制造业自己手中。
社会的发展就是不断的分工更明确,未来社会对各种各样要求都更高,一个企业注定难以在各个领域都做到**。为此,更需要找准自己的切入点,更需要基于自己的优势再提高。格力空调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力,过渡跨界多元化反而会拖累自身优势的发挥。*近经济下行,很多家电企业即便是格力多少都免不了因产品同质化而引发的价格战,正因为产品缺乏后续**,才指望互联网能带来微**以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这就是“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的诱惑所在。
现在的社会环境,现在的家电市场的变化,已经不再是单纯以市场占有量才能保持市场地位,而是以质来得到行业话语权。所以必须把量的优势转化为质,单纯的以量拼量是无法长期保持市场话语权的。所谓的质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产品的**,进一步要做的则是建立行业标准。建立行业标准并不是为了垄断而建立的标准(各家都有自己的通讯协议接口标准之类),而是能挖掘出潜在需要和看清市场利益权衡,推动建立行业集中度而建立出的通用标准。
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在迈向智能家居的发展中,不要局限于以自己已有的产品建立标准和打造平台,让别人来执行自己的标准。要能权衡目前技术及成本的变化,和不同技术实现交流和迁移的成本。一切以市场承载性优先来设计标准,建立大家都可以参与进来的平台。智能家居的发展是不会让手机成为标准平台的,手机只是一个媒介,也只是其中一种交互操作方式,但不会成为决定性的控制入口。而一站式的全产业线都做,更难使自身的平台变成行业的标准。
智能家居的发展靠的是计算机软硬件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更需要的是家电硬件本身的**。有人说家电研发**那也是家电厂商的事,做互联网的只是在其基础上加入网络控制。我想说的是,那是因为说这话的只是“传统”互联网公司。我称他们为传统互联网公司,正如他们称那些传统制造业。因为他们和制造业只会基本的合作,不外乎在硬件上加个无线模块和APP包装好给用户,比如在传统的硬件上增加个控制芯片,实现基本的网络控制功能而已,谈不上教导他们口中的所谓传统制造企业,因为这些人并不真正懂得智能家居这个市场如何发展,当然也没有能力去教导别人。传统的互联网公司,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让硬件升级换代,更不了解相关的定价策略,他们更想不到,如何打造软硬件合体的智能家居的标准,他们其实只懂得建立以软件为主的标准。
传统制造业要靠自己就必须要学习,可以参考电脑更新换代的范例。设想一下家电要如何才能让人们有更新换代的欲望?很多时候,一台电脑可不是一个厂商能完全制造出来的。对于制造业厂商,如何退一步是关键。先考虑家电换代成本,耐用品与耗材与一些特殊功能模块,甚至是外壳“机箱”,如何进一步拆分形成功能模块,如何设定哪些可以选择性升级,哪些是自身的优势,哪些是可以分享给其他品牌商的空间。从全系列到单品的转变,或者从复杂单品到功能部件拆分的转变,由此制定产品发展及定价策略(这定制的智能家居就好比自定义的组装电脑)。走自己的路,别被只懂得网络控制而没有真正实质改善**体验的某些传统互联网公司牵着鼻子走。(接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