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对动力电池“跨界”的一些看法


为稳定材料供应,拓展产业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近两年我国材料、电池、整车和锂电装备企业在投资层面的“跨界整合”频频见诸报端,这其中既有下游电池企业向上游材料端布局,也有上游原材料企业向下游电池领域延伸产业链,其中也不乏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青海)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上,有不少业内专家呼吁:任何行业都有其发展规律和特点,盲目的跨界投资可能会损害企业自身和产业的健康发展。“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可能更好。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动力电池需求旺盛,同时也带动上游原材料价格的过快上涨。为保证原材料供应,不少电池企业开始把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如宁德时代下属公司收购北美锂业股权、比亚迪布局青海盐湖锂资源等等。国外方面,像三星SDI、LG化学等企业也都在寻求稳定的上游资源供应,此外,宝马、大众也希望与上游的钴矿企业签订一些长单,但进展并不理想。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业分会秘书长徐爱东在论坛上,针对这种产业链整合现状发表了看法。她说:“可能有一些企业为了锁住价格,想同上游供货商签订长达10年的合同。如果基于这种考虑,那么这种行为不太理智,虽然钴市现在很热,但是谁都不能保证现在就是低价,锁定价格可能对企业来说并不能确保低成本。”

产业链的延伸,更多还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增强盈利能力。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锂电池产业非常火热,也吸引了不少新进入者。在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良彬看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李良彬认为,任何行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未来锂资源行业的整合还是会由锂资源内企业进行。“赣锋锂业注意到,近几年钴行业发展得很好,我们起初也考虑投资钴产业,矿产冶炼行业的技术大多是相通的,赣锋锂业做钴冶炼没有什么技术壁垒,但是钴行业并不是技术做好了就能运营得很好,钴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模式。”李良彬进一步补充道:“假如赣锋锂业去延伸产业链或者整合锂行业资产,基于赣锋锂业对在锂产业领域的深刻认知,我们也会找到很好的标的,通过并购进入这个行业。”

在产业链延伸上并非没有可以借鉴的案例,相反,国外在矿产资源产业链延伸方面已经有很好的经验积累可供参考。徐爱东表示,通过对比发现,近几年国内钴锂产业链延伸更多的是纵向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的垂直延伸,但国外许多公司在产业链的延伸和投资却是横向发展、扁平化发展,对自身定位比较清晰,如国际矿业巨头嘉能可、淡水河谷,它们只做矿业。

徐爱东认为,矿山、冶炼、材料是各不相同的行业,一个企业如果纵向延伸,那么它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行业,需要重新学习。她认为,国内锂电池产业仍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很多企业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她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每家企业都会找到清晰的定位,*终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做大做强,不可能一个企业从采矿到冶炼、到材料、甚至到电池各方面都是“大拿”。她表示,这种跨界投资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战略上的合作,不是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

跨界投资需谨慎,但产业融合则需要更积极的态度。动力电池的技术水平决定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步伐。动力电池产业是高技术新兴产业,这个领域的新发展涉及到诸多交叉学科和产业的协同与合作。长安汽车新能源事业部副总工程师李宗华表示,整车开发有一定的周期,要做夏季实验、冬季实验、用户可靠性实验,各类实验下来可能需要2-3年。同样,一款电池的开发也需要一定周期。如果没有整车企业、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的深度融合或战略合作,根本无法做到产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现阶段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更新速度非常快,面对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企业只有加强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也认为,要加强产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动力电池企业应通过战略合作、联盟合作和合资等多种方式,与核心材料、整车、回收和梯次利用的研发机构和企业等进行深度合作,确保动力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形成越来越强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张雨表示,随着产业的发展,未来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领域仍将会有更多的跨界和整合,但*终会回归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她同时强调,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关键还在动力电池,一方面,国内动力电池上下游企业应加强合作、协同发展,更好地应对来自国外电池企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要注重技术新研发、成本管理,推动我国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