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县级环境监测管理浅析

县级环境监测管理浅析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

过程。

环境监测管理就是环保部门领导层和管理者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监测工作人员的积极作用,科学合理调配利用各种监测仪器设备,组织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环境监测包括环境监测管理和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管理是监测技术的基础保障,只有严格科学地监测管理,才能保证监测技术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因此,重视和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对于**促进监测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县级环境监侧管理的现状

 1.1县级环境监测工作地位不断提升,监测工作面临大好发展机遇期。环境保护已从基本国策定位到国家发展战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领导都高度重视。环境管理和环保执法对环境监测数据、报告需求量日益增多,依赖性日益增强。近年来,随着环境信息公开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领导都非常关注环境信息,尤其是环境监测信息和环境质量状况,这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展示、宣传、推介的平台,也给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1.2环境监测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有所增强,为科学管理奠定基础。环境监测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水平要求高的业务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能力。现今岗位多为年轻同志,他们发挥学得快、学得多的优点,通过向业务骨干求教、培训与自学的方式,不断提高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监测站的能力建设得到加强,为科学管理奠定人的基础。

 1.3硬件设施得到改善,为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随着环保部门资金投人的不断增多,监测机构办公条件得到改善,监测仪器设备得到更新,监测项目增多了,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得到保证。

 1.4环境监测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加强。部分监测站**推行政务公开,将监测项目、收费标准、办理时限全部公示,实行服务承诺制,并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

2县级环境监测管理的存在问题

 县级环保部门多在1996年后成立,监测工作起步晚,管理相对滞后。一是存在轻管理的思想,管理意识观念淡薄。相当部分监测工作人员认为环境监测就是测数据、写报告;监测人员相对少,仪器设备落后,工作程序简单,又有主管局的直接领导,因而无需什么管理,监测管理工作被忽视搁浅。二是管理基础薄弱,管理者经验不足,现行管理制度不健全,方法简单、粗放、科学性不强,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给监测工作带来一定阻力,影响监测事业的发展。三是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人、物、财缺乏科学调配利用的方法方案,缺乏计划、筹划,监测效益低下;对县域监测事业发展缺乏估量和规划,如近期发展目标、中期发展规划、长远发展估测,没有得到重视。四是环境监测管理对象存在诸多不利因

素。监测人员业务能力尚不能适应监测技术要求,仪器设备有的还比较落后,致使监测领域面窄范围小。五是还有部分管理者轻视环境监测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县级环境监测管理的策略

3.1增强环境监测管理意识,提升管理理念。

首先应当提高决策层和监测机构***对监测管理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监测管理能出效率,出高效益,使他们不断从自身做起提高管理意识,学习管理基本理论和新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同时,管理层还应当经常性向监测人员宣讲管理工作的积极效用和巨大效益,使被管理者明确工作目标,更好地服从***,理解***,支持***,使上下级相互沟通。

3.2制定科学的目标、计划。

计划是完成既定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工作,计划就象是任务这座大楼的基石。计划工作要明确其任务和内容,对所要进行的工作预测,根据主客观条件,依据计划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提出目标和具体措施。即明确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谁去做,怎么做,做成什么样,达到什么标准8个要素。环境监测管理就是要根据监测工作的基本任务、遵循原则、基本要求,明确每一时期中心任务、日常任务、工作重点、宗旨、目标、规划,运用科学管理计划方法(如运筹学方法、滚动计划方法,计划一规划一预算方法等),按照估量机会升明确目标、工作重点升确定前提。拟定可选方案、评价方案。选择方案、拟定分计划。编制预算的这类程序,运用科学决策方法规定工作进度,制定落实措施,实现管理工作从主观臆念式的粗放管理到依据充足经验和现代科学理论方法的转变。同时,注重计划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可行性,使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3.3合理组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组织实质上就是合理、有效地进行分工,包括业务工作、日常工作分工,工作量分配、职责和权限的划分,以及分工之后的配合、协作关系等。合理有效的组织、科学用人和用物,可以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综合效益。

  3.3.1合理组织。组织要素要完整、功能要齐全、分工要明确、制度要健全、机制要有效、行为方式要优化、目标要显明、生命力要强盛。对具体监测工作而言,分工要详细,夯实责任到人,建立工作岗位责任制,奖罚兑现;工作目标要明确,对工作目标,人人做到心中有数;健全各项规章,用制度管人、管事,促进规范化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各个环节的正常开展和衔接;行为方式要定位到服务于环境管理,保证监测结果的公正、准确上来;强大的生命力则是保障组织的发展潜力。

  3.3.2科学调配人员。实行公开竞争,用人之长、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科学公正的选聘、考评、培训、提拔机制。目前各县环境监测人员数量基本能满足要求,但许多该监测项目没人做,该监测的数据得不到结果,一是公益性监测实验经费没有得到保证。二是监测人员积极性低,造**力资源浪费,影响环境保护整体工作健康发展。三是一些领导层缺乏远见,重视不够。应当建立健全**开展环境监测的运行机制,同时提高监测机构管理者工作中用人观念,确保监测人员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3.3.3有效利用财物、降低监测成本。本着合理筹划、节俭适度的原则进行经费开支,在监测次序、路线等进行科学调配人、财、物,提高工作效益。

    3.4注重领导工作。

一是注重监测人员的工作目的、价值取向、期望,不断鼓舞士气,调动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二是加强沟通和联络,处理好与被管理者的人际关系。下是掌握激励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引导职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四是领导要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做工作人员的先进榜样,使众人服从领导、支持领导工作。

3.5拓展监测领域。

    加强对辖区内污染源的**准确监测,如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周边环境的水体等环境质量监测,在多数县区这些区域多属于边界区,没有进行监督监测。所以应当增大监测范围和领域,尤其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河流、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要资源区加强环境监督监测。同时还应当想尽办法进行土壤监测和无公害食品基地环境质量监测。

    3.6加强能力建设。

    一方面提高工作人员技术能力,使监测数据、报告的准确、可靠、及时。另一方面要使仪器设备得到更新换代,确保监测项目有硬件保障。同时增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增强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

    随着环境监测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对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还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信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会受到重视和关注,希望以上对管理工作的阐述能给基层监测管理者提供帮助。

 

 

本文出自上海博取仪器有限公司   www.shbq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