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滑触线在叶轮给煤机的实际应用和维修

1 引言

燃煤发电厂的叶轮给煤机是给煤系统的前端设备, 其功能是通过水平方向转动的放射状叶轮的旋转和纵向轨道的移动, 将煤沟平台上面的原煤, 均匀、连续地拨落到输煤皮带上, 为制粉系统的磨煤机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 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叶轮给煤机供电系统传统采用拖缆供电, 后来改用滑触线供电方式。近年来, 又有一些用户将其改回拖缆供电。究其原因, 滑触线的具体安装应用和维护修理是关键因素所在。本文以 QYG- 300 叶轮给煤机采用滑触线配电方式改造项目为例, 介绍其实际应用步骤和维护修理的事项。

2 滑触线型号规格的选取

QYG- 300 叶轮给煤机质量为 6t, *大轮压为 2t, 生产能力 100~300t /h, 叶轮直径 2680mm, 主电机功率 15kW,行走电机功率 3kW。原设计用拖缆供电, 设备至电气动力箱用 YC 3×25mm2+1×25mm2 橡套电缆连接。

综上所述, 现选用外壳为塑形的 HXTS- 35 4 极滑触线, 其载流量为 140A, 可以满足要求, 滑触线外形结构如图 1 所示。

3 进线方式与集电器方式的选取

滑触线的进线方式主要有端部进线与中间进线两种:端部进线是由线槽的端部进线盒导入电源; 中间进线是由线槽的中间进线盒导入电源。本案中因母线槽总长度为96m,首尾两端压降可以忽略, 兼顾到施工方便, 选取端部进线方式。

为避免集电器行走过程中因接触**而产生断电现象,造成叶轮给煤机电源缺相、断相, 采用双集电器方式。

4 安装和调试

滑触线在叶轮给煤机的应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 安装调试过程是关键。若安装调试得当, 其较拖缆供电的优势就可以凸显出来; 反之, 若安装调试不当, 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甚至引发事故, 那么, 业主可能又会重新考虑回复到原来的拖缆供电方式。

4.1 支架的安装

首先在叶轮给煤机靠母线槽一侧平台安装一拨叉传动臂, 传动臂上端应具备可以满足安装两个拨叉的平面。根据传动臂的位置, 在母线槽两端确定首尾的固定支架 ( 支架建议采用螺栓紧固, 以利调整) , 调整至水平状态 ( 线路较长时可以适当增加点数) , 支架按标准距离安装, 螺栓紧固为 1800mm。

4.2 支架的调试

支架调试是应用中的关键。

当叶轮给煤机使用拖缆供电时, 由于拖缆是柔性的,正常状态下, 电缆收放自如。但是当叶轮给煤机使用滑触线供电时, 必须保证滑触线槽与受电机械的运动轨道平行或者基本平行, 否则行走过程中将出现以下情形。



1) 拨叉掉出, 丧失功能, 无法再拨动集电器作往复运动。由于是采用双集电器, 当其中一只拨叉掉出时, 这个集电器就将阻碍另一只集电器的正常运动; 当两只拨叉都掉出时, 行走的设备会强行将集电器及母线槽损坏, 使设备无法运行而引发事故。

2) 拨叉过度压迫集电器, 使集电器滚轮变滚动为滑动甚至卡死, 同样将使集电器及母线槽损坏, 使设备无法运行而引发事故。

出现上述两种极端情况, 是因为叶轮给煤机行车轨道的误差传递引发的。由土建部门施工安装的行车轨道, 其水平误差较大, 在拖缆供电时, 它的这种误差不是影响设备运行的主要因素, 故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改用滑触线供电之后, 轨道的水平误差将可能成为影响其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

在现场可采取模拟法来确定支架位置及安装母线槽以补偿轨道的水平误差:

1) 若原叶轮给煤机供电拖缆未拆除, 可以点动设备至每个支架点或其左右处停车, 确定设备行走轨道与母线槽的水平高度误差及水平距离误差, 并作好记录;

2) 若叶轮给煤机的电源已拆除, 可以用槽钢或角钢制作一简单的尺寸相仿的传动臂模拟支架, 在每个支架点前下端用槽钢或角钢套压在设备行走轨道上, 同样确定并记录好每个支架处的水平高度误差及水平距离误差;

3) 根据记录, 调整好每个支架的调整螺丝, 如图 2所示。使母线槽与运动轨道在支架处的水平高度允差为 6~8mm, 水平距离允差为 8~12mm。

4.3 导轨铜排的连接

母线槽内的导轨铜排与连接器连接处用砂布打磨去氧化层, 涂导电膏, 拧紧固定螺丝并使导轨之间连接缝隙为*小, 以免在通过电流时产生过热现象。连接处必须平滑过渡, 将集电器在接合处用手来回反复推行时应无撞碰及阻碍感觉, 否则应用细锉刀予以修整。

4.4 拨叉的安装

拨叉可焊接或用螺栓固定在传动臂上, 拨叉插入集电器内, 应保证在全线能自由上下摆动, 其范围为 40mm,并能吸收其它方向的传动误差和冲击。

4.5 接通电源试运行

接通电源前应复查全线安装情况, 确认无误后, 调试人员可进入操作岗位, 其他人员应撤离至安全地带。接通电源后, 先观察静态通电是否正常, 然后可启动

叶轮给煤机, 以低速行驶, 沿全线观察, 应特别注意运动部分的工作状况。若母线槽有较大异动, 应调整支架或修正拨叉; 若集电器运行时有异响, 应检查导轨铜排连接是否平滑。

5 维护保养及修理

5.1 维护保养

供电滑触线在正常使用阶段, 应定期检查下列有关部件。

1) 检查母线槽内集电器的电刷磨损情况, 如已超过正常磨损长度要及时更换。

2) 检查母线槽接头, 有无锈蚀与松动。各固定部分、拨叉等是否松动。

3) 检查母线槽有否弯曲变形。

4) **母线槽上积累的灰尘, 清扫时不可用力过大,以防损坏塑料母线槽。

5) 检 查 集 电 器 中 电 刷 磨 损 情 况 ,当电刷磨损到距离其极限伸出位置小于2mm 时应立即更换新的电刷。

6) 检查滚轮磨损状况, 滚轮应能确 保 电 刷 在 母 线 槽 上 下 左 右 的 正 确 位置, 滚轮磨损过度, 亦会造成电刷磨损或断续失电现象发生。

5.2 母线槽的修理

当母线槽由于安装不当, 变形较大时, 导轨铜排因形变而产生应力, 到极端状态时, 导轨将蹦出楔槽掉出; 当导轨��排连接出现松动时, 导轨铜排发热变形, 亦将撑出楔槽掉出。

以上两种情况都将损坏楔槽, 使母线槽无法继续使用, 此时可采用下法进行修复 ( 曾多次采用此法修复, 效果良好) :

1) 取下母线槽, 进行清扫;

2) 检查掉出的导轨铜排极数;

3) 用丙酮清洗导轨铜排的非工作面及塑壳线槽的原接合面;

4) 用洛阳黎明化工研究院生产的 J- 2012 导轨胶 ( 俗称 AB 胶) 按需要量作 A、B 两组份按 1: 1 配制, 调匀后涂于清洁后的被粘面上;

5) 将两被粘面贴合、加压, 室温固化 24~48 小时后,即可重新安装使用。

实践证明, 粘合修复后的母线槽其各项性能均不劣于原楔合固定的母线槽, 导轨铜排粘合修复法值得推广。

6 结束语

滑触线由于具有重量轻、电压损失小、导轨铜排散热较快及装拆方便等优点, 从而获得广泛应用。叶轮给煤机采用滑触线供电方式时, 必须严格控制设备行走轨道的土建施工质量及认真做好安装支架和悬吊夹的调试工作, 其安全、可靠、经济、方便的性能方能得以凸显。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51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