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我司**赞助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发育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年会

2009年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发育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年会暨学术报告会在1号楼会议室召开。自然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赞助了本次会议。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面对国家需求,致力于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做出贡献。实验室在以李振声院士提出的“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研究思路的指导下,以小麦为主,结合模式植物和野生种,围绕农作物品质性状形成、养分及光能高效利用、抗病抗逆、株型与光合产物的有效分配以及品种的分子设计与育种等方面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9年批准建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实验室主任先后由李振声院士和百人计划入选者优良杰出青年王道文担任,17名国内同行专家组成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振声,副主任朱至清。在过去十年的研究中,承担了国家及省、承担了国家及省、部委的多项课题,已在学报级及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实验室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何梁何利农业科学奖一项。实验室设立了多项开放课题并与国内外同行开展了广泛的科学合作研究。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研究重要农作物经济性状遗传变异、基因与基因组功能,为农作物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利用植物细胞、染色体和基因工程等实验手段,建立分离和利用优异外源基因的途径,创制对农作物育种有重要价值的种质资源,培育上等、高产的农作物新品种。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发育所)*早成立于1959年,在2001-2003年经由原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及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而组成现在的研究所。目前,共有58个**研究组,现任所长薛勇彪博士。现有职工532人,其中科技人员34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5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百人计划与引进国外杰出青年人才"36人。获得3个国家基金委"**科研群体"2个中科院"**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的资助。设有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信息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58人。在读研究生528人(博士生390人)。在站博士后18人。

  遗传发育所瞄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健康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机理、细胞分化与器官发育、生物分子网络、动植物品种设计以及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原始**和集成**研究,提出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理论和概念;建立和完善动植物品种分子设计和培育的方法、重要遗传**研发以及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

  遗传发育所下设5个研究中心(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和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和研究资源中心以及河北栾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试验站等网络台站支撑系统;拥有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北京)的依托单位。

  在国内合作方面,遗传发育所与昆明植物所共建了"昆明植物所-遗传发育所化学生物学联合实验室"。为构建农业科技**价值链,遗传发育所分别在江苏扬州、浙江嘉兴、浙江杭州、河北石家庄、新疆石河子、湖南长沙、天津建立了以水稻、小麦、棉花、蔬菜等为重点研发对象的农业高新技术育种中心。此外,还在甘肃天水、陕西渭南、广东深圳、福建莆田等地建立了一批空间诱变育种基地。

  在国际合作方面,研究所以互派学者、合作研究、举办双边研讨、联建实验室和举办国际大会等多种形式与世界许多国家的研究所、大学、公司和国际组织等进行积极务实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北京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共建"北大-耶鲁-科学院植物分子遗传学及农业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与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院和英国利兹大学分别建立了国际联合实验室,2007年和先正达生物技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曾主办过第18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和第11届国际植物组织培养与生物技术大会等大型国际大会。
  2006年至今共新承担国家、院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课题122项,目前在研课题248项。其间,共发表学术论文426篇,其中SCI论文299篇,IF累计1111;授权**40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7个,获国家奖4项。

  遗传发育所是中国遗传学会的挂靠单位,负责编辑出版《JournalofGeneticsandGenomics》、《遗传》和《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遗传发育所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不断凝练科学目标,注重科研体制与管理机制**,积极与国内外各单元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注重创造和谐科研氛围,希望通过5-10年的努力,将研究所建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植物科学原始性**研究机构,农作物品种分子设计和水资源高效利用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模式动物发育分子生物学领域独具特色的**单元;在我国农业科技**和人口健康的研究领域中发挥骨干与**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贡献。

我司**赞助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发育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