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免费注册
分享
  • 微信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QQ空间
  • 开心网
  • 豆瓣
会员服务
进取版 标准版 尊贵版
| 设为首页 | 收藏 | 导航 | 帮助 |
移动端 |
官方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收获行业前沿信息
产品 资讯
请输入产品名称
噪声分析仪 纺织检测仪器 Toc分析仪 PT-303红外测温仪 转矩测试仪 继电保护试验仪 定氮仪
首页 产品 专题 品牌 资料 展会 成功案例 网上展会
词多 效果好 就选易搜宝!
上海希和科技有限公司
新增产品 | 公司简介
注册时间:2009-02-11
联系人:
电话:
Email:
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目录 公司新闻 技术文章 资料下载 成功案例 人才招聘 荣誉证书 联系我们

产品目录

实验室其它常用产品
BRAND常用耗材
pall 过滤产品
微生物检测类
过滤膜系列
**防护用品
保护用品(手套 保护服)
**用品(口罩 保护镜)
容器类
树脂特殊容器
树脂容器
取样袋
玻璃容器
塑料容器
培养 分离 分析
培养机器 用品
试剂
分离 分析 滤纸
分注 移液器
设备 保管 搬运
实验台
防潮箱 干燥箱
台车 椅子 搬运
实验室检测仪器
天平 天平相关品
温度 温度管理机器
水质 土壤检查机器
Merck 实验室常用产品
水质与食品分析产品Water and Food Analytics
实验室移液产品和耗材BRAND
汽车清洁度检测产品系列
汽车清洁度检测专用操作柜
清洁度专用过滤配件系列
清洁度专用过滤膜系列
清洁度检测专用清洗液体
ATAGO 系列产品
临床用折光仪
旋光仪
在线折光仪
阿贝折光仪
数显折射计
浸入式数显折射仪
吸入式数显折射仪
笔式数显折射计
蔬果酸度计
葡萄酒专用折射计
MILLIPORE 滤膜、过滤器、纯水产品
MILLIPORE过滤膜
MILLIPORE过滤装置
MILLIPORE过滤附件
MILLIPORE微生物检测产品
MILLIPORE针头式过滤器MILLEX
MILLIPORE离心超滤产品
MILLIPORE无菌检测
MILLIPORE SDI测试仪
MILLIPORE纯水机
MILLIPORE完整性测试仪
MILLIPORE有害废物过滤系统TCLP产品
MERCK MILLIPORE 微生物系列产品
空气微生物采样系统
微生物限度检测系统
ADVANTEC 滤纸、滤膜、滤器产品
ADVANTEC试纸
ADVANTEC定性滤纸
ADVANTEC定量滤纸
ADVANTEC色谱层析滤纸
ADVANTEC圆筒滤纸
ADVANTEC玻璃纤维滤纸
ADVANTEC复合滤纸
ADVANTEC石英纤维滤纸
ADVANTEC PTFE滤纸
ADVANTEC混合纤维素酯膜
Whatman 滤纸、滤膜、滤器产品
Whatman定性滤纸—标准级
Whatman定性滤纸—湿强级
Whatman定量滤纸—无灰级
Whatman定量滤纸—硬化低灰级
Whatman Cyclopore聚碳酸酯膜和聚酯膜
PM2.5空气检测
Clean-Trace™环境洁净度检测系列
Colilert水中微生物检测系列
MERCK 微生物检测培养基
颗粒状脱水培养基
实验室常规设备
搅拌 振荡机器
搅拌机器
铝箔皿/铝箔盘
OPTRIS红外测温仪器
CheckLight水质**监测设备
首页 >>> 技术文章 >

技术文章

中国雾霾形成机制的深度分析

 中国雾霾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其形成机制既具普遍性,又具特殊性。本文通过数理分析和实证验证手段,剖析中国雾霾形成机制。普遍性是传统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为凝结核生成雾霾;特殊性是中国雾霾形成速度和扩散快、凝结核体积(直径)跳跃式和突发性增长,均与区域微生物种群及土壤、水源严重面源污染密切相关。由于中国水土环境受到富营养化严重污染,造成环境中微生物种群繁杂和富集;土壤中氨氮浓度高,造成冬春季节水分蒸发带走大量富营养水分,在低空与气溶胶相结合,在凝结核吸水膨胀同时,也为吸附在凝结核的微生物快速分裂繁殖提供养分,长期以往形成具有地域特征微生物种群,为雾霾快速形成、频发和爆发性增长提供了外部条件。

 

  综上,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等污染和广大农村的土壤、水源严重污染的叠加效应,是中国严重雾霾形成的特殊机制。

 

前 言

 

  2012年冬以来,雾霾频繁肆虐于中国北京及广大中东部地区上空。雾和霾区别在于水分含量:含水量达到90%叫雾,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是雾和霾混合物;雾的厚度几十米至200米左右,霾可达1-3公里 。中国雾霾结构和生成机制与欧美等国比较,既具有共性,也具有特殊性。

 

1、中国“雾霾”的不同表现形式

 

  (1)中国“雾霾”对人体直接伤害低,与欧美不一样。欧美严重雾霾有大量直接致死记录,1952年伦敦雾霾致12000人丧生。中国严重雾霾频发,但直接伤害致死案例目前没有一例。但呼吸系统慢性**,特别是肺癌发病率大范围上升,肺癌已逐渐成为常见病,过去10年北京至少新增60%肺癌患者。图1-1、1-2显示北京和京津冀雾霾情况。

 

 

  (2)中国“雾霾”强度在宏观上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呈反向变化趋势,与欧美不一样。夜间,运行中汽车大幅减少、工厂停产、工地停工、发电厂负荷下降,大气污染排放强度降低,雾霾强度却显着增强;早上,生产生活恢复正常,污染排放强度提高,雾霾强度却呈稳定或下降趋势。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一般性规律。

 

 

  (3)中国“雾霾”在节能减排趋势中逆势增长,与欧美不一样。中国推广燃煤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提高天然气使用比例。2013年,天然气消费1600亿立方米;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 。北京通过政府补贴全部取消家庭燃煤取暖。京津冀粉尘量大幅下降。但雾霾并没有减少,反而频率越来越高、重“雾霾”越来越多。

 

  (4)中国“雾霾”与新能源应用比例正相关,与欧美不一样。中国新能源应用比例显着提升,风电、太阳能、水电发展速度和装机总量均居****,但雾霾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不仅未能扼制和下降,却大幅提高。

 

  中国雾霾结构与欧美显着不同,要从其特殊性入手,剖析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2、中国“雾霾”形成机制的深度分析

 

  通过对气溶胶颗粒的成份进行DNA测序,发现1300多种微生物 。表明中国雾霾频发和严重性与我国东部地区水土环境面源污染、大量滋生微生物种群有直接关联。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如北京已被2000多座垃圾场包围,每天垃圾处理缺口8000吨,仍以每年8-10%速度增长。见图3-4。面对严峻形势,我国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坚决向土壤污染宣战 。

 

 

  中国严重雾霾快速形成与扩散,与微生物繁殖有关。微生物繁殖速度惊人。图5表明,当微生物飘移到大气中吸附在气溶胶凝结核表面,进入生命周期迟缓期;当土壤中水分蒸发,携带氨氮营养物与气溶胶凝结核结合,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水分、养料和氧气,使微生物进入对数生长期。

 

 

  附着在气溶胶颗粒上的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迅速繁殖,使气溶胶体积迅速增大,*终形成雾霾。如常温常压下,气溶胶颗粒只有0.1微米,但随微生物迅速繁殖,体积可迅速增长到2.5微米、5微米,甚至10微米。图6显示雾霾指数突变,左图*高点在中午12∶00附近;右图*高点在凌晨00∶00附近。按传统解释,指数高点应有污染突发性事故发生,但事实上并没有,这只能用微生物快速分裂解释。

 

 

3、大气中微生物繁殖条件分析

 

  微生物繁殖条件是温度、水分、氧气和养分。研究发现,微生物温度适应能力强,在水分蒸发进入大气,随空气温度降低会再次凝结,冬季成霜,春季成雾;物体悬浮状态接触空气面积*大,使吸附在凝结核表面微生物获得充分氧气。

 

  微生物生长*重要的养分是氨氮,氨氮融入气溶胶与微生物相遇,成为微生物快速繁殖的营养剂。氨氮来源于土壤和水源富营养化污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严重环境代价,图7显示中国2012年GDP增长7.8%,外部环境损失占GDP的9.2%。

 

 

  我国每年化肥使用量4000万吨,是美国、印度总和,亩均施用量是美国3倍。江苏亩均化肥施用量是国内4-5倍。图8为污染状况。我国每年COD排放2400万吨,氨氮排放245万吨,远超环境容量。

 

 

  有专家指出:“许多土壤污染地区已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没有外来的治理干预,千百年后土壤也无法自净,有的地块永远都无法自净,甚至出现环境报复。” 我国每年由于土壤污染而导致的粮食减产达到100亿公斤。

 

4、结论

 

  中国雾霾不仅源于工业化进程中工业污染生成的二次气溶胶颗粒,还源于广大农村土壤、水源严重污染导致以微生物为主的二次气溶胶颗粒,两者叠加效应导致中国雾霾快速形成与扩散。

 

  雾霾治理,一是从普遍性角度入手,减少传统二次无机气溶胶等凝结核产生。二是从特殊性角度入手,深入研究雾霾中微生物种群和分类。筛选起主要作用微生物,确定其种群的区域性集聚地,针对性制定治理举措;深入研究控制土壤等面源污染的具体举措,减少和阻断蒸发水分中氨氮等营养物;探索区域性与雾霾相关联的微生物群发生规律和治理办法。同时大力推进城市公共环境卫生,消灭城市卫生死角。

 

  雾霾治理是一把双刃剑,从表征上看,中国雾霾很严重、发生频率高,但PM2.5浓度300-500mg/m3时对人体直接危害远低于欧美国家。这给中国政府治理雾霾提供一定空间,但雾霾特殊性也给中国政府带来治理复杂性,提高治理难度。

 

  中国雾霾生成机理给我们敲响警钟。治理雾霾不仅是针对传统雾霾形成机制,还要根据中国雾霾特殊性,注重包括土壤、水源严重污染的治理修复,减少微生物飘逸和阻断微生物营养供给路径。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早日将雾霾形成的临界点降下来,治理雾霾的难题就迎刃而解。

上一篇:中国第三方临床检验公司名单
下一篇:我国将制定18项钢铁、有色金属检测新标准
              
若网站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通过网站上的联系方式及时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