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免费注册
分享
  • 微信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QQ空间
  • 开心网
  • 豆瓣
会员服务
进取版 标准版 尊贵版
| 设为首页 | 收藏 | 导航 | 帮助 |
移动端 |
官方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收获行业前沿信息
产品 资讯
请输入产品名称
噪声分析仪 纺织检测仪器 Toc分析仪 PT-303红外测温仪 转矩测试仪 继电保护试验仪 定氮仪
首页 产品 专题 品牌 资料 展会 成功案例 网上展会
词多 效果好 就选易搜宝!
上海希和科技有限公司
新增产品 | 公司简介
注册时间:2009-02-11
联系人:
电话:
Email:
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目录 公司新闻 技术文章 资料下载 成功案例 人才招聘 荣誉证书 联系我们

产品目录

实验室其它常用产品
BRAND常用耗材
pall 过滤产品
微生物检测类
过滤膜系列
**防护用品
保护用品(手套 保护服)
**用品(口罩 保护镜)
容器类
树脂特殊容器
树脂容器
取样袋
玻璃容器
塑料容器
培养 分离 分析
培养机器 用品
试剂
分离 分析 滤纸
分注 移液器
设备 保管 搬运
实验台
防潮箱 干燥箱
台车 椅子 搬运
实验室检测仪器
天平 天平相关品
温度 温度管理机器
水质 土壤检查机器
Merck 实验室常用产品
水质与食品分析产品Water and Food Analytics
实验室移液产品和耗材BRAND
汽车清洁度检测产品系列
汽车清洁度检测专用操作柜
清洁度专用过滤配件系列
清洁度专用过滤膜系列
清洁度检测专用清洗液体
ATAGO 系列产品
临床用折光仪
旋光仪
在线折光仪
阿贝折光仪
数显折射计
浸入式数显折射仪
吸入式数显折射仪
笔式数显折射计
蔬果酸度计
葡萄酒专用折射计
MILLIPORE 滤膜、过滤器、纯水产品
MILLIPORE过滤膜
MILLIPORE过滤装置
MILLIPORE过滤附件
MILLIPORE微生物检测产品
MILLIPORE针头式过滤器MILLEX
MILLIPORE离心超滤产品
MILLIPORE无菌检测
MILLIPORE SDI测试仪
MILLIPORE纯水机
MILLIPORE完整性测试仪
MILLIPORE有害废物过滤系统TCLP产品
MERCK MILLIPORE 微生物系列产品
空气微生物采样系统
微生物限度检测系统
ADVANTEC 滤纸、滤膜、滤器产品
ADVANTEC试纸
ADVANTEC定性滤纸
ADVANTEC定量滤纸
ADVANTEC色谱层析滤纸
ADVANTEC圆筒滤纸
ADVANTEC玻璃纤维滤纸
ADVANTEC复合滤纸
ADVANTEC石英纤维滤纸
ADVANTEC PTFE滤纸
ADVANTEC混合纤维素酯膜
Whatman 滤纸、滤膜、滤器产品
Whatman定性滤纸—标准级
Whatman定性滤纸—湿强级
Whatman定量滤纸—无灰级
Whatman定量滤纸—硬化低灰级
Whatman Cyclopore聚碳酸酯膜和聚酯膜
PM2.5空气检测
Clean-Trace™环境洁净度检测系列
Colilert水中微生物检测系列
MERCK 微生物检测培养基
颗粒状脱水培养基
实验室常规设备
搅拌 振荡机器
搅拌机器
铝箔皿/铝箔盘
OPTRIS红外测温仪器
CheckLight水质**监测设备
首页 >>> 技术文章 >

技术文章

国标委:六措施改革标准体系  不再有行业、地方标准

国标委:六措施改革标准体系  不再有行业、地方标准

2015年3月20日,国家标准委副主任于欣丽参加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就《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有关情况作了介绍,并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于欣丽表示,2月11日,国务院第82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即将正式印发。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国际接轨、统筹推进的原则,起草了《改革方案》,并得到了各部门、各地方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


《改革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具体包括6方面改革措施:
一是建立高效权威的标准化统筹协调机制。设立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标准化改革。
二是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格制定范围。
三是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逐步缩减现有推荐性标准数量和规模,突出公益属性。
四是培育发展团体标准。鼓励具备能力的社会组织和产业联盟制定团体标准,增加标准供给。
五是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
六是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广中国标准,使中国标准在国际上立得住、有权威、有信誉。《改革方案》还同时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实施步骤,明确了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吹风会上,于欣丽就中外媒体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回答实录附后)


回答实录:


中新社记者: 我看国家标准委给的背景材料里面说,现在的国家标准管理上存在标准管理“软”、标准体系“乱”和标准水平“低”的情况,想问于主任,本次改革破解了这方面的哪些难题,并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提供“通行证”?
于欣丽: 本次改革主要发挥市场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用“放、管、治”的思路来解决当前标准化存在的一些问题。《改革方案》首先提出大胆“放”,我们可以看到,在现行标准体系中,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大概近10万项,这些标准中70%左右的都是一般性的产品和服务标准,这些标准应逐步放给市场,更加突出政府标准向公益范畴转变,不该政府管的要放开。《改革方案》提出设立团体标准,把不该由政府管的放开放到位,放给具有相应能力的社会组织和一些产业联盟来制定,依据市场和**的需要来制定团体标准。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标准100多万项,原来是政府采用备案甚至是审查性备案的方式进行管理,《改革方案》提出逐步取消企业标准备案管理,用企业产品服务标准的自我声明公开制度来代替。企业不用去备案了,自我声明公开所使用的标准,这样的话给企业松绑了。这是“放”的两个方面。
其次是精准“管”。我们目前有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强制性地方标准三级,方案提出将三级标准整合为**,就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可以有效解决体系乱的问题,确保“一个市场、一个底线、一个标准”。因为强制性标准涉及人身健康、生命**、财产**、生态**、国家**。精准管还有一层意思,目前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和推荐性地方标准中,有70%左右不应该由政府管,属于一般性产品和服务标准,要放给社会。放了以后政府把有限资源和力量、精力放到该管的那一部分上面,比如国家标准,制定一些基础通用和与强制性标准相配套的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主要制定行业领域重大产品、重大技术、重大服务、工程类标准。还有就是地方标准主要制定满足地方自然条件的、地方民俗民风、以及地方特殊地理环境所需的标准。通过管少、管好、管到位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是治,我们采取的是共治方式。我刚才提到了改革措施里**条,在国务院层面设立标准化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各相关部门都来参加,这体现了政府层面的共治。在市场层面,把一些不该由政府制定的标准交由市场,发挥市场主体活力,设立团体标准,由他们来制定,形成市场的一种共治。关于企业标准,是政府搭台子,明确企业对企业标准的主体责任,企业对其产品服务标准进行自我声明、公开,社会层面包括媒体、广大消费者都可以进行监督。这样,从政府层面、市场层面、社会层面形成了一个标准化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日本共同社记者: 请问中国标准的“走出去”的问题,中国要推动什么样标准的“走出去”?重点领域是哪些领域?请介绍一下具体的例子。
于欣丽: 中国经济这些年确实发展很快,需要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作出中国人的贡献。中国标准“走出去”有两个含义:一是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我们认为,主要是在中国优势特色的一些领域,还有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需要我们作出贡献的一些领域。实际上,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我们是广泛参与。ISO有162个成员国,是一个*具广泛性、综合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90%的技术组织,中国都是积极成员,我们都在积极为国际标准化发展作贡献。比如中医药,我国现在承担着国际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制定中医药标准我们*具发言权,在这些方面我们要作为重点。
中国标准“走出去”还有一层含义,跟一些国家签署标准互认协议,这也是一种“走出去”。标准互认协议,可能是我们的一些标准被其他国家采用,也可能他们的一些先进标准我们来采用,或者在标准技术指标上,我们达成一致,你的标准和我的标准是相同的。比如刚刚和英国签署了标准互认协议,已经有近100项标准达到一致。现在消费品方面的标准,我国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已经达到80%。中国标准“走出去”,一个是制定国际标准,还有一个是服务贸易往来,标准是为贸易服务的,一些大宗商品进出口首先需要标准一致,主要根据与这些国家的贸易情况来选择确定。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国标委的于主任,我们知道,现行标准体系中存在着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还有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交叉矛盾的情况,本次改革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于欣丽: 当前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确实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复矛盾的情况和问题,这次改革也是以问题为导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措施。比如强制性标准,因为强制执行,相当于技术法规,不能有不一致的地方。所以在这次改革方案中提出了整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的措施。
在推荐性标准方面,我们采取的办法和措施,就是把该由政府管的管住管好,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交到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由学会、协会和商会以及产业联盟,协调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需要的团体标准。再一个就是政府管的这些标准里面,一定厘清、界定好范围,国家标准到底要制定哪些,行业标准制定哪些、地方标准制定哪些,以有效避免交叉重复矛盾现象

上一篇:动物油、植物油,哪一个更健康?
下一篇:产品可靠性和耐久性,区别何在?
              
若网站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通过网站上的联系方式及时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