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O-T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亚系克隆)介绍
EPO-CHO-T 细胞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亚系克隆,其核心特点是能够高效稳定表达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EPO 是一种由肾脏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可刺激骨髓中红细胞前体的增殖和分化,在贫血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从生物学特性来看,EPO-CHO-T 细胞保留了 CHO 细胞贴壁生长的特性,细胞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贴壁后相互连接紧密,在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上皮样细胞形态。经过基因改造与筛选,该细胞系具有稳定的 EPO 表达能力,所表达的 EPO 蛋白经过复杂的糖基化修饰,与天然人源 EPO 的结构和功能高度相似,能够特异性结合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激活下游 JAK2-STAT5 等信号通路,促进红细胞生成。此外,EPO-CHO-T 细胞在多次传代后仍能维持稳定的 EPO 表达水平,遗传稳定性良好,适合长期研究与工业化生产。
在培养条件方面,EPO-CHO-T 细胞常用含 10% - 15% 胎牛血清的 DMEM/F12 培养基进行培养,为细胞生长和蛋白表达提供充足营养,同时添加 1% 双抗(青霉素和链霉素)防止微生物污染。培养环境需维持在 37℃、5% CO₂的恒温培养箱中,保持培养基 pH 值稳定。当细胞融合度达到 80% - 90% 时,使用 0.25% 胰酶 - EDTA 消化液进行传代,轻柔吹打使细胞分散后,按 1:3 - 1:5 的比例接种到新的培养器皿中。冻存时,冻存液由 90% 胎牛血清和 10% DMSO 组成,将细胞密度调整至合适浓度后,经程序降温保存于液氮中。
在生物医药领域,EPO-CHO-T 细胞发挥着关键作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药物,如 epoetin alfa(依泊汀 α)、darbepoetin alfa(达贝泊汀 α)等,大多以 EPO-CHO-T 细胞作为生产宿主。这些药物用于治疗慢性肾病贫血、癌症化疗后贫血等疾病,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EPO-CHO-T 细胞还可作为研究红细胞生成机制、药物筛选和评估的重要工具,通过调控细胞培养条件或添加药物,观察 EPO 表达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为开发新型贫血治疗药物和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与产品质量。
-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为注册会员自行发布,若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存在争议,平台将会监督协助处理,欢迎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