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S/H9C2 细胞是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 细胞)家族中的特殊一员,在生物医学研究及相关产业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CHO 细胞*初于 1957 年由美国遗传学家西奥多・帕克(Theodore Puck)从雌性中国仓鼠的卵巢中分离得到,自诞生起便开启了在生物制品表达领域的**征程,**融入制药行业,为抗体、基因重组蛋白质药物、病毒疫苗等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工业化生产筑牢根基。
CHO-S/H9C2 细胞的形态特性较为独特,呈现出成纤维细胞样的形态特征,与常见的上皮样形态的 CHO 细胞有所区别。在生长特性方面,它具备悬浮生长与贴壁生长两种模式,这一特性赋予其在不同培养环境下的适应性优势。无论是在需要充分利用培养空间、实现大规模细胞扩增的悬浮培养体系中,还是在对细胞生长微环境有特定要求的贴壁培养场景里,CHO-S/H9C2 细胞都能够良好生长,满足多样化的科研及生产需求。
在细胞培养操作中,CHO-S/H9C2 细胞的传代方法一般采用 1:3 传代,每 2 - 3 天进行一次换液操作,以维持细胞处于营养充足、代谢废物及时清除的良好生长状态。其冻存条件为基础培养基添加 10% DMSO(二甲基亚砜)和 10% FBS(胎牛血清)。DMSO 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有效降低细胞内冰晶的形成,从而避免冰晶对细胞结构造成机械损伤,保护细胞在冻存过程中的完整性;FBS 则为细胞在复苏时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多种生长因子、氨基酸、维生素等,助力细胞快速恢复活力,重新进入正常的生长代谢周期。
在应用层面,CHO-S/H9C2 细胞的用途极为广泛。一方面,凭借其高效的蛋白表达能力以及对蛋白准确的加工、修饰功能,使其成为生物活性蛋白生产的上等细胞工具。在抗体生产领域,能够精准表达出具有特定抗原结合活性、空间构象正确的抗体分子,为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关键原料;在重组蛋白药物研发中,可稳定表达各类药用蛋白,如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类似物、用于促进造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等,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带来希望。另一方面,其独特的细胞特性使其在细胞生物学基础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该细胞深入探究细胞生长、分化、代谢调控等生命过程的分子机制,为揭示生命奥秘、攻克疑难病症奠定理论基础 。
CHO-S/H9C2 细胞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为生物医学的进步和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未来,有望在更多前沿领域持续发光发热,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迈向新的高度。
-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与产品质量。
-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为注册会员自行发布,若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存在争议,平台将会监督协助处理,欢迎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