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长江鲥鱼30年绝迹:水利排污负面效应反思


长江鲥鱼30年绝迹:水利排污负面效应反思

    长江流域的洪灾让人们再度关注起长江。本周六,世博会长江水生生物养护宣传周将启动。在昨天农业部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长江生物资源已经严重衰退,野生长江鲥鱼早已绝迹,白鳍豚也已多年不见踪迹,而野生长江鲥鱼从1974年的*高产量到现在的灭绝仅仅30多年。

    长江已找不到鲥鱼和白鳍豚

    青、草、鲢、鳙是长江久负盛名的四大家鱼。如今,这条世界第三大河年产四大家鱼鱼苗不足1亿尾,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数字是300多亿尾。上海附近小昆山有家养鱼场,年产鱼苗30亿尾,也就是说,整条长江四大家鱼的产量还比不过一家人工养殖场。昨天,一名渔业部门人士作了这样的比较。 电导率

    其实,人们已经感知到长江水生生物的减少,因为很多鱼再也吃不到了,即便能吃到,价格也高得非常离谱。昨天,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显示,1974年,长江鲥鱼*高年产量曾达157万公斤,1980年代中期,其在上海市场上售价每公斤已高达800元,但如今既无价又无货,彻底绝迹;江豚乐观估计还有1200-1400头,仅为20072700头的一半;被誉为长江女神的白鳍豚,已多年未见踪迹;刀鱼、河豚鱼、中华鲟等数量也急剧下降。

    排入长江污水1秒钟达3

    专家指出,水污染、闸坝等水利建设以及不合理的捕捞等对长江流域造成巨大的负面生态效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长江有污染源3万多个,394个主要排污口一半以上没有达到国家标准,90%未经过处理的工业污水、农药、化肥、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中,1秒钟污水排放量达3吨。搅拌机

    疏浚航道、建设港口、堤坝、大桥,这些水利建设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帮助人类抵御洪水等灾害,但却也造成了无法挽回的负面生态效应。如葛洲坝阻断了中华鲟上溯产卵通道,它刚建成时,成群的中华鲟跃起,在坝体上撞得头破血流,此后,数量便开始急降;三峡工程使600公里河段变成水库,从而不适宜上游**特有鱼类的栖息。而长江鲥鱼每年都会定期生殖洄游,专家认为,它的消失主要是生态环境遭破坏。比如,赣江万安水坝建成后,鲥鱼洄游通道被阻断,其产卵场的流速、水位、水温等生态条件被改变,水域污染、滥捕滥捞、近亲繁殖等加快了其灭绝。电导率

    洪水对水生生物影响需研究

    当下洪水正在长江流域泛滥,是否会对本已衰退的水生生物产生更不利的影响?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办公室主任王利民表示,洪水是否对渔业资源产生不利影响,目前还没有详细研究和监测数据。从一个方面讲,洪水使人工养殖的鱼流入自然水域,与自然水域的鱼一同生活,它们之间若交配繁殖下一代,在基因方面是否有变化,这还需研究。

    该基金会的另一名专家表示,从理论上讲,水流冲击可以刺激某些鱼类排卵、促进繁殖,这可能是洪水对渔业资源有利的一面。PH

    保护长江生物还没有好办法

    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毅昨天说,之所以选择世博会期间开展长江水生生物养护宣传,是想让更多的人关注长江、加入保护长江生物资源的队伍。

    据介绍,长江流域各省市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已多年,放流的生物品种、数量不断增多;对已建成的堤坝、水闸进行合理调配和运行,在鱼类繁殖季节保持合理径流,恢复生物洄游通道;2002年开始,长江试行禁渔期制度。不过,这些手段现在还不能说帮助恢复了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只是减缓了它们减少的速度。马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