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
第16年
- 入驻时间: 2006-07-29
- 联系人:曹镜森先生
- 电话:15989458768
-
联系时,请说明易展网看到的
- Email:15989458768@126.com
产品详情
简单介绍:
全自动注塑智能供料系统,智能供料系统,自动供料系统
详情介绍:
全自动注塑智能供料系统,智能供料系统,自动供料系统
全自动注塑智能供料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生产辅助系统,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 系统构成
全自动注塑智能供料系统是一种集成**物料输送、干燥、混合、计量与过程控制**的高效解决方案,旨在实现注塑生产的无人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以下是其核心技术与应用的全方位解析:
---
### **1. 系统核心组成**
| **模块** | **功能描述** | **关键技术** |
|-------------------|-----------------------------------------------------------------------------|------------------------------------------|
| **原料仓储系统** | 多原料储罐(含真空/压送式料斗)存储不同种类塑料颗粒,支持自动补料与库存预警。 | RFID标签识别、料位传感器(超声波/雷达式) |
| **干燥除湿模块** | 集成干燥机(分子筛/转轮式)与闭环热风循环,实时监控露点(≤-40℃)。 | 露点传感器、PID温控算法 |
| **气力输送单元** | 采用密相/稀相气力输送(视颗粒特性选择),防静电管道输送至注塑机料斗。 | 变频风机、压差监测防堵技术 |
| **精准混配料系统**| 多组分配方自动称重混合(精度±0.1%),支持色母、添加剂比例动态调整。 | 失重式喂料器、动态混合算法 |
| **智能控制系统** | 基于PLC/SCADA的中央控制,集成物联网(IIoT)远程监控与生产数据追溯。 | OPC UA协议、AI异常诊断模型 |
---
### **2. 工作流程**
1. **原料准备**:仓储系统按配方调取原料→干燥模块除湿至含水量<0.02%。
2. **输送与混合**:气力输送至混料机→失重秤按比例配比→高速混合(可选热混冷混工艺)。
3. **注塑供料**:混合料经防桥接料斗→密相输送至注塑机→料斗料位联动补料(误差<5%)。
4. **数据闭环**:传感器实时反馈温度/湿度/压力→AI优化参数→MES系统生成生产报告。
---
### **3. 核心优势**
- **零人工干预**:
- 原料从仓储到注塑机全程自动化,减少人为污染与误差。
- 自动预警缺料、堵料、湿度超标等问题,支持移动端远程干预。
- **质量一致性**:
- 混配精度达±0.1%,避免色差或物性波动(如熔指偏差)。
- 干燥露点闭环控制,杜绝注塑气泡、银纹等缺陷。
- **能效优化**:
- 变频输送按需供气,能耗较传统系统降低30%~50%。
- 热风干燥余热回收,节能率≥20%。
---
### **4. 关键技术突破**
- **多原料协同管理**:
- 支持多达12种原料的并行处理,配方一键切换(切换时间<3分钟)。
- 防交叉污染设计(如气吹清洁管道+旋风分离残留颗粒)。
- **智能防堵策略**:
- 管道压力实时监测→AI预测堵塞风险→自动调节气压或触发脉冲清堵。
- 弯头采用耐磨陶瓷内衬+流线型设计(曲率半径≥8D),寿命提升5倍。
- **数字孪生应用**:
- 3D虚拟模型模拟物料流动,优化管道布局与输送参数(如速度/压力曲线)。
- 历史数据训练预测性维护模型,故障率降低70%。
---
### **5. 典型应用场景**
- **汽车零部件**:
- PA66+玻纤混合料的精准供料(玻纤比例误差<0.2%),确保力学性能一致性。
- **医疗耗材**:
- PC/ABS医用级粒料的无尘输送,洁净度符合ISO Class 7标准。
- **3C电子外壳**:
- 高光ABS与色母的自动混配,色差ΔE<0.5(CIE Lab标准)。
- **多材质共注塑**:
- 硬质PP与软质TPE的双料筒同步供料,层间结合强度提升15%。
---
### **6. 选型与配置建议**
| **参数** | **选型要点** |
|-------------------|-----------------------------------------------------------------------------|
| **产能需求** | 单机供料(≤500 kg/h)选紧凑型;多机集中供料(≥2 t/h)需分布式管道网络。 |
| **原料特性** | 吸湿性强的工程塑料(如PET)需配双塔干燥;易静电颗粒(如PE)需防静电输送系统。 |
| **车间布局** | 层高受限时选立式储料塔;跨楼层输送优先密相低压系统。 |
| **智能化等级** | 基础级(本地HMI控制)→ 工业4.0级(云端大数据+数字孪生)。 |
---
### **7. 行业趋势**
- **绿色制造集成**:
- 回收料自动分拣与比例掺混(如30%回收PP+70%新料),减少原料浪费。
- 能耗看板实时显示,支持碳足迹追踪(符合ISO 14067标准)。
- **AI深度赋能**:
- 视觉检测原料杂质→联动分选装置剔除异常颗粒。
- 基于注塑机状态的动态供料(如保压阶段降速节能)。
- **模块化扩展**:
- 即插即用设计,支持后续增加干燥机或混料单元,适应产品线扩展。
---
### **8. 成本效益分析**
- **初始投资**:约30~150万元(视规模与智能化水平)。
- **回报周期**:
- 节省人力成本(减少3~5名操作工/班次)。
- 降低废品率(从5%降至0.8%以下)。
- 典型回收期:1.5~3年(连续两班制生产)。
---
全自动注塑智能供料系统通过**物料流与信息流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础设施。其价值不仅在于提升效率,更在于实现工艺参数的全程可追溯与持续优化,助力企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生产。

---
### **1. 系统核心组成**
| **模块** | **功能描述** | **关键技术** |
|-------------------|-----------------------------------------------------------------------------|------------------------------------------|
| **原料仓储系统** | 多原料储罐(含真空/压送式料斗)存储不同种类塑料颗粒,支持自动补料与库存预警。 | RFID标签识别、料位传感器(超声波/雷达式) |
| **干燥除湿模块** | 集成干燥机(分子筛/转轮式)与闭环热风循环,实时监控露点(≤-40℃)。 | 露点传感器、PID温控算法 |
| **气力输送单元** | 采用密相/稀相气力输送(视颗粒特性选择),防静电管道输送至注塑机料斗。 | 变频风机、压差监测防堵技术 |
| **精准混配料系统**| 多组分配方自动称重混合(精度±0.1%),支持色母、添加剂比例动态调整。 | 失重式喂料器、动态混合算法 |
| **智能控制系统** | 基于PLC/SCADA的中央控制,集成物联网(IIoT)远程监控与生产数据追溯。 | OPC UA协议、AI异常诊断模型 |
---
### **2. 工作流程**
1. **原料准备**:仓储系统按配方调取原料→干燥模块除湿至含水量<0.02%。
2. **输送与混合**:气力输送至混料机→失重秤按比例配比→高速混合(可选热混冷混工艺)。
3. **注塑供料**:混合料经防桥接料斗→密相输送至注塑机→料斗料位联动补料(误差<5%)。
4. **数据闭环**:传感器实时反馈温度/湿度/压力→AI优化参数→MES系统生成生产报告。
---
### **3. 核心优势**
- **零人工干预**:
- 原料从仓储到注塑机全程自动化,减少人为污染与误差。
- 自动预警缺料、堵料、湿度超标等问题,支持移动端远程干预。
- **质量一致性**:
- 混配精度达±0.1%,避免色差或物性波动(如熔指偏差)。
- 干燥露点闭环控制,杜绝注塑气泡、银纹等缺陷。
- **能效优化**:
- 变频输送按需供气,能耗较传统系统降低30%~50%。
- 热风干燥余热回收,节能率≥20%。
---
### **4. 关键技术突破**
- **多原料协同管理**:
- 支持多达12种原料的并行处理,配方一键切换(切换时间<3分钟)。
- 防交叉污染设计(如气吹清洁管道+旋风分离残留颗粒)。
- **智能防堵策略**:
- 管道压力实时监测→AI预测堵塞风险→自动调节气压或触发脉冲清堵。
- 弯头采用耐磨陶瓷内衬+流线型设计(曲率半径≥8D),寿命提升5倍。
- **数字孪生应用**:
- 3D虚拟模型模拟物料流动,优化管道布局与输送参数(如速度/压力曲线)。
- 历史数据训练预测性维护模型,故障率降低70%。
---
### **5. 典型应用场景**
- **汽车零部件**:
- PA66+玻纤混合料的精准供料(玻纤比例误差<0.2%),确保力学性能一致性。
- **医疗耗材**:
- PC/ABS医用级粒料的无尘输送,洁净度符合ISO Class 7标准。
- **3C电子外壳**:
- 高光ABS与色母的自动混配,色差ΔE<0.5(CIE Lab标准)。
- **多材质共注塑**:
- 硬质PP与软质TPE的双料筒同步供料,层间结合强度提升15%。
---
### **6. 选型与配置建议**
| **参数** | **选型要点** |
|-------------------|-----------------------------------------------------------------------------|
| **产能需求** | 单机供料(≤500 kg/h)选紧凑型;多机集中供料(≥2 t/h)需分布式管道网络。 |
| **原料特性** | 吸湿性强的工程塑料(如PET)需配双塔干燥;易静电颗粒(如PE)需防静电输送系统。 |
| **车间布局** | 层高受限时选立式储料塔;跨楼层输送优先密相低压系统。 |
| **智能化等级** | 基础级(本地HMI控制)→ 工业4.0级(云端大数据+数字孪生)。 |
---
### **7. 行业趋势**
- **绿色制造集成**:
- 回收料自动分拣与比例掺混(如30%回收PP+70%新料),减少原料浪费。
- 能耗看板实时显示,支持碳足迹追踪(符合ISO 14067标准)。
- **AI深度赋能**:
- 视觉检测原料杂质→联动分选装置剔除异常颗粒。
- 基于注塑机状态的动态供料(如保压阶段降速节能)。
- **模块化扩展**:
- 即插即用设计,支持后续增加干燥机或混料单元,适应产品线扩展。
---
### **8. 成本效益分析**
- **初始投资**:约30~150万元(视规模与智能化水平)。
- **回报周期**:
- 节省人力成本(减少3~5名操作工/班次)。
- 降低废品率(从5%降至0.8%以下)。
- 典型回收期:1.5~3年(连续两班制生产)。
---
全自动注塑智能供料系统通过**物料流与信息流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础设施。其价值不仅在于提升效率,更在于实现工艺参数的全程可追溯与持续优化,助力企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生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