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Science报道厦门大学长江学者新成果

来自厦门大学的消息,厦门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技术,证明浮游植物的强荧光会屏蔽掉目标微生物的荧光,并提出了“微型生物碳泵”(MicrobialCarbon Pump,MCP)的概念,这改变了之前科学家们对于海洋储碳的认识。6月18日Science杂志对此进行了报道。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厦门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焦念志教授,其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研究方向是海洋微型生物生理生态、分子生态学以及相关的资源环境效应。

 

 

对于海洋微生物而言,溶解有机碳(DOC)是其生命的支撑。然而,大部分DOC就像谷糠一样难以下咽而残留在水中。科学家们正在揭示为什么海洋食物链中有些有机质被转化为不易被释放为CO2的形式。

新的发现揭示,海洋中有一个看不见的过程使巨量的碳悬浮在海面以下的水体中。焦念志等科学家正在探索这个碳库储存CO2的诱人前景。确定这个巨大储库是否有地球工程学响应为时尚早,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家DennisHansell说,“但我期待有**茅塞顿开,到那时我们将惊呼‘原来如此!’”。

数次海洋调查的研究数据业已展现出焦念志提出的“微型生物碳泵”(Microbial CarbonPump,MCP)的基本轮廓:即微型生物驱动了从生物可利用的活性有机碳到“难以消化的”即惰性DOC的转化。今年夏天,欧洲海洋酸化计划正在北极海区开展一系列探索性实验,其中包括“微型生物碳泵”。十月,焦念志课题组将向另一极进发,前往赤道附近的*热海域——印度-太平洋暖池——进行“微型生物碳泵”及其储碳机制的研究。“微型生物碳泵”将是7月份召开的戈登海洋微生物研讨会的重头戏,Nature子刊微生物学综述将发表文章介绍“微型生物碳泵”概念。

海洋表面就像一个大如星球的肺,吸入和呼出CO2。就全球平均而言,海洋从大气中吸收的CO2比释放的多2%。一部分CO2溶解在水中形成了碳酸。随着大气CO2含量升高,海洋PH值下降,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酸化,海洋酸化可通过降低碳骨架的生长而危害到珊瑚及其它生物。CO2进入海洋另一途径是食物网: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固定形成有机碳,数量高达每年600亿吨碳,相当于陆地上固碳总量。“海洋不能长期捕获这些碳”Koblizek说,大部分新形成的生物质在几天内就被消耗,并以CO2的形式返还到大气中。但是,有一部分碳随着死亡生物体的残骸沉到海底,这种生物泵每年在海底沉淀了大约3亿吨碳。

而更多的碳是以DOC溶解在水体中。海洋以DOC的形式保有大约7千亿吨碳——比陆地上所有的生物量还多(6千亿吨碳),几乎与大气中碳总量相等(7.5千亿吨碳)。大约95%的有机碳是以惰性DOC形式存在。“这种惰性DOC是海洋中有机物质的*大储库”,加利福尼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微生物学家FarooqAzam说。在2009年12月出版的《Oceanography》中, Hansell和加州大学SantaBarbara分校的CraigCarlson领导的团队绘制了**张DOC全球分布图。14C研究表明惰性化合物在海洋中保存的时间超过了6000年,这是大洋环流周期的好几倍。

惰性DOC是全球碳循环中的关键环节这一认识使探求惰性DOC成分与来源成为研究热点。研究人员现在已经知道,惰性DOC由上千种混合物组成,诸如复杂的多糖及腐殖酸等。西班牙维哥海洋研究所的XoséAntón álvarezSalgado领导的团队追踪到某些形式的生物活性碳转变到惰性碳的过程,他们是通过观察光学性质改变的方法,即腐殖性物质吸收紫外光再重新发射出具有特定波长的蓝色荧光。

大部分惰性DOC的来源还是个未知数。海洋表面的光降解可产生一些惰性DOC,石油的泄露对这个碳库也有贡献。“墨西哥湾的石油泄露是石油入海的一个极端例子”来自德国奥尔登堡大学的微生物海洋学者MeinhardSimon说。其它混合物可能在海底泉口或森林大火中形成并进入海洋。然而对于大部分的惰性DOC来源,Azam指出,“我们缺乏对它形成机制或数量及成分变化的了解。”

Azam及其他同行将这种关键性认识归功于焦念志:即,认识到微型生物在把可利用碳转变成相对惰性化合物的过程中扮演着主导性角色。一部分惰性DOC滞留在海洋上层,而另一部分可随生物泵进入深海。“微型生物碳泵可能像一个传送带在海洋深层运输并储存碳”台湾中山大学海洋碳化学家陈镇东说。“微型生物碳泵”在深海中也起作用,在深海中适应了高压环境的**可能具有“特殊的能力”转化惰性DOC,法国马赛海洋学中心的微生物学家ChristianTamburini说。

要揭开微生物与惰性DOC的关系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在2001年发表的一篇标志性的文章里,东京大学的HiroshiOgawa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海洋微生物能够将生物活性DOC转变为惰性DOC。接着一个月后,加利福利亚蒙特雷湾水生生物研究所(现地址)的ZbigniewKolber及其同事也报道,在大洋表层有一种独特的具有光合作用的**AAPB占总微生物群落的11%,通过测量该菌的光吸收色素所产生的红外荧光值发现,似乎到处都分布有这些AAPB**。

但事实上,其他微型生物的存在可导致AAPB上述测量与实际情况有严重偏差。

焦念志研究组利用一种新技术,证明浮游植物的强荧光会屏蔽掉目标微生物的荧光。“月明星稀就是这个道理”焦念志解释说。就在2005年中国举行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的环球航次上,焦念志把这种新方法付诸应用,结果表明,AAPB的分布与之前的认识相反。他的研究组发现AAPB在富营养海域的分布比大洋更加丰富,而且AAPB的丰度与DOC相关,而不是光照。

接下来,焦念志发现AAPB易于被病毒感染,他们分离出了**个特异感染AAPB的噬菌体。噬菌体分裂宿主**,使包含有机碳的菌体崩解并释放到水中。这种“病毒回路”作用于许多海洋**,可能在“惰性DOC在水体中的累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田纳西州立大学的StevenWilhelm说。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包括AAPB的普遍存在性,AAPB的低丰度、高周转率,与DOC的紧密关联以及易于被感染等等,焦念志提出AAPB等微型生物是生物活性DOC转变成惰性DOC的关键机制。看起来这似乎违反常理,因为微型生物并不是生来就为了产生惰性DOC的,相反,���些复合物是微生物死亡的副产物。Simon说,“这个过程对**本身并没有什么益处”。

由于水体中惰性DOC的形成是附属性的,驯化**去储碳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几十年来研究者们试图通过向海洋中添加铁肥来促进生物泵从而使深海储存更多的碳。铁能引起浮游植物生长,使其从空气中吸收更多的CO2。这样应该也能使更多的碳进入惰性碳库中,Koblizek说到。

无论如何,“微型生物碳泵”将有意义深远的效应。海洋水体的每升水平均DOC含量为35-40微摩尔。如果每升水增加2到3微摩尔碳将多存储几十亿吨的碳,印度国家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微生物生态学家NagappaRamaiah说,“我们有必要研究任何一种、和所有的方法去沉积过量的大气CO2”。

原文检索:

Stakelama pacifica gen. nov., sp. nov., a novel member of thefamily Sphingomonadaceae isolated from the Pacific Ocean.

A Gram-negative, non-motile, non-spore-forming, rod-shaped, aerobicbacterial strain JLT832T was isolated from the surface water of thecentral Pacific, which formed Yellow-pigmented colonies on richorganic (RO) media. The strain was oxidase-negative andcatalase-positive. Acid is produced from mannitol, glucosum,sucrose, a-lactose, sorbitol, maltose, D-(+)-trehalose dehydrateand D-fructose. No acid production from D-(+)-xylose. The majorcellular fatty acids of strain JLT832T were summed feature 3(C16:1omega7c and/or iso C15:0 2OH, 34.70%), C18:1omega7c (26.83%)and C16:0 (13.28%). The major polar lipids were sphingoglycolipid,diphosphatidylglycerol, phosphatidylglycerol and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Ubiquinone-10 and spermidine were presentas major quinine and polyamine, respectively. The G+C content ofthe genomic DNA was 66.0 +/-0.5 mol %. Phylogenetic analysis basedon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indicated that the new isolate formed atight cluster within the family Sphingomonadaceae, but was clearlyseparate from established genera of this family, and the sequence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new isolate and type strains ofestablished genera ranged from 90.5 to 94.9%. Based on these data,a novel genus and species of the family Spingomonadaceae with thename Stakelama pacifica gen. nov., sp. nov. is proposed. The typestrain is JLT832T (=CGMCC 1.7294T= LMG24686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