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失去了自己作为婴儿时的记忆?为什么连一个当时三岁的孩子都能铭记在心的事,在若干年后的今天,我们再也无法准确回忆起来?
很久以来,诸如此类的疑问一直困扰着人们,这就是“婴儿期失忆(Infantile Amnesia)”。而*近《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也许能够解释这种奇特的记忆现象。
这篇旨在研究啮齿动物的论文提出了一个假说,它认为婴孩时期的年轻大脑中会不断地形成全新的细胞,这扰乱了大脑中储存记忆的区域的正常运作。
大脑构造新生细胞这一机理贯穿了哺乳动物的一生,这一过程被称为“神经生成(Neurogenesis)”。而包括人类在内的一些物种在婴孩时期,神经元的生成速度非常快。这一现象在脑部海马体(Hippocampus)中尤为明显。而海马体正是负责大脑的学习和记忆工作的区域。
很多时候,神经生成的发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并提升记忆力。但这篇论文指出,在当大脑中神经生成的速率过高时,它的利即转化为弊——以极快的速度产生新生神经元的后果就是“排挤”掉存储着记忆的旧的神经元,*终增加了失去这些记忆的频率,也致使了婴儿期失忆的发生。
婴儿期失忆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
多年来,心理文学文坛之上涌现了许多种关于婴儿期失忆的猜想假设,例如将其归结为对于语言技能和情感发展的缺乏。(弗洛伊德曾认为,婴儿期失忆的发生是大脑为了帮助镇压关于童年创伤的记忆,但这种说法如今并非主流。)
哥伦比亚大学细胞生成研究者Mazen Kheirbek 说“这个新假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解释和机理。”。但是Kheirbek 指出,婴儿期失忆不一定在于新生神经元本身,而可能是新神经元带来的学习机制阻碍了旧了记忆。“或许遗忘是为了帮助我们去学习新的东西”。他这么说道。“这么看来,这里得有一个折衷,即是保留旧记忆的代价是放弃新记忆。”
记忆的缺失,无论是对于稚童还是成年人都不一定是个坏的事情。“对于记忆来说,遗忘算得上是件重要的事,”Paul Frankland 说。他是多伦多医院的神经生物学家,同时也是这项研究的***。“只有摆脱大脑中堆积的垃圾,才能记住重要的画面和事件。”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全部实验都是对啮齿动物进行的,所以严格地说,上述论述和假说也是建立在啮齿动物的基础之上的。但鉴于人与啮齿动物的哺乳动物大脑相似性,该现象和假说同样适用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