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遗传学教授、加泰罗尼亚高等研究院研究员、Bellvitge生物医学研究所表观遗传学与癌症生物学项目主任Manel Esteller博士和同事们发现结直肠癌呈现出与这种**的临床病程相关联的表观遗传异质性。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8月10日在线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pigenetic Homogeneity Within Colorectal Tumors Predicts Shorter Relapse-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 Times for Patients With Loco-regional Cancer”。
当人肿瘤准备好在病人体内呈指数型增长时,这意味着它们也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如化疗或放疗),并且存活下来。这种能力的部分原因被认为是由于一种肿瘤内存在不同类型的癌细胞:这种概念被作为异质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于这方面的首批研究在肿瘤内水平上发现一些不同的基因损伤。然而,人们仍然不清楚具有更强动态性的表观遗传变化---也就是基因活性的变化---是否也可能是异质性的。
Esteller博士解释道,“在结直肠癌病人体内,我们测定了每个肿瘤3个区域的表观基因组,结果发现存在肿瘤内异质性,这意味着每个区域存在不同。表观遗传差异*大的区域是浸润前沿(invasive front),即与附近的正常组织相互作用的区域。我们也观察到[在表观遗传变化上]*类似于肿瘤转移阶段的肿瘤内区域是肿瘤内*为古老的部分,这提示着肿瘤扩散明显在早期阶段就发生了。”
在表观遗传水平上,肿瘤内异质性也能够具有预防方面的应用,Esteller博士补充道,“再者,数据表明这三个区域相似性越多,肿瘤的侵袭性就越强,就好比是具有更强增殖能力的肿瘤细胞群体已被选择到了。对肿瘤的分子异质性水平进行测量可能被用来预测它们的预后和它们抵抗**方法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