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驻时间: 2016-03-24
- 联系人:李婧婧
- 电话:021-69156752
-
联系时,请说明易展网看到的
- Email:3007987123@qq.com
数字化能碳管理新篇章:安科瑞EMS微网管理与《指南》的深度融合
2025年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我国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指明了新方向。作为专注于能效管理系统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EMS(能源管理系统)微网管理解决方案与《指南》要求高度契合,为工业企业和园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指南》核心要义与安科瑞EMS微网管理的契合点
《指南》明确提出要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呈现"。安科瑞EMS微网管理系统正是围绕这四大目标构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精准化计量方面,安科瑞EMS采用高精度智能传感网络,实时采集电、水、气、热等多种能源数据,测量精度达到0.5S级,完全满足《指南》中关于"加强能源和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检定校准"的要求。系统支持Modbus、DL/T645、IEC104等多种通信协议,可实现与现有生产系统的无缝对接,解决了数据采集"*后一公里"的难题。
在精细化管控层面,安科瑞EMS提供了从能源监控、能效分析到优化控制的全链条管理功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独有的"能效对标引擎",内置了上千种设备的能效基准数据,可自动识别能效异常点并生成优化建议,这与《指南》中强调的"能效对标"功能不谋而合。
技术**:AI大模型赋能能碳管理
《指南》特别指出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优化能源管理。安科瑞EMS微网管理系统**性地集成了AI预测引擎,具有三大核心技术优势:
-
负荷预测算法:基于LSTM神经网络,结合气象、生产计划等多维数据,实现96点负荷预测,准确率达92%以上,为用能预算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碳排放在线核算:系统内置符合ISO14064标准的碳排放因子库,支持按《指南》要求进行碳排放实时核算,并自动生成符合生态环境部要求的碳排放报告。
-
智能调度优化:针对工业园区微电网场景,系统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可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光储充协同优化,典型场景下可降低能源成本15%-20%。
场景应用:从企业到园区的全覆盖解决方案
根据《指南》对不同应用场景的要求,安科瑞EMS提供了差异化解决方案:
对于工业企业,系统特别强化了"产品碳足迹核算"功能。通过与企业ERP、MES系统对接,自动获取原材料、生产工艺等数据,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模型。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应用后,产品碳足迹核算时间从原来的2周缩短至实时计算,为获得国际客户认可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于工业园区,安科瑞EMS微网管理平台实现了多能源协同优化。在某***经开区项目中,平台整合了23家重点企业的能源数据,通过源网荷储协调控制,年减少碳排放1.2万吨,**诠释了《指南》中"园区内能源利用系统性优化"的要求。
**合规:构建能碳管理防护体系
《指南》对网络和数据**提出了明确要求。安科瑞EMS采用"三层次"**防护架构:
-
终端层:嵌入式**芯片,满足GB/T 22239三级要求
-
网络层:工业防火墙+VPN专线双保险
-
平台层:区块链存证+国密算法加密
系统已通过公安部等保三级认证,确保能碳数据全生命周期**。
实施路径建议
结合《指南》要求和安科瑞实施经验,建议工业企业和园区采取"三步走"策略:
-
诊断规划阶段:开展能源审计和数字化成熟度评估,制定符合《指南》要求的建设方案。
-
系统建设阶段:优先部署基础监测平台,再逐步扩展能效优化、碳管理等高阶功能。
-
持续优化阶段:建立能碳管理KPI体系,定期开展系统升级和人员培训。
结语
《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工作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安科瑞EMS微网管理系统以其**的功能架构、**的技术**和丰富的实施经验,将成为落实《指南》要求的有力工具。未来,随着数字技术与绿色低碳技术的深度融合,安科瑞将继续深化技术**,为工业领域"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多智慧解决方案。
行业洞察:据安科瑞研究院预测,到2026年,我国工业能碳管理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其中数字化解决方案占比将超过60%。提前布局能碳管理中心建设的企业,将在未来的碳约束竞争中赢得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