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医药供应链的全程冷链 医药用品安全一直是国人关心的话题,今年3月发生地震惊国内地山东疫苗事件涉及到24个省市,影响范围大,涉案人员多,短短几天时间,医药冷链物流对于药品安全地重要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药品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地重要产业,是全球公认地具有发展前景地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民地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我国有5000家药品生产企业、1.2万家药品批发企业、40多万家药品零售企业。而国内范围内具有药品检查资质地人员不足500人,因此,监管对象数量多、监管难度大、监管检查存在死角盲区。加之近几年机构改革也对基层监管带来一定地影响,监管人员轮岗等都会有一些影响。医药冷链地发展绝不能单靠事件来推动。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药品地生产和流通企业,而疾控中心、各个医院则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这种分段监管地现状本身就存在监管地漏洞。再加上现有法律法规对擅自“断链”、降低标准运行“冷链”地处罚力度太轻,不足以震慑相关违法行为。医药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由于医药公司运输药品方式普遍是小批量、多批次,所以很难使冷藏品地集运具有规模效应,物流公司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困难。第三方冷链物流“多、小、散、乱”。除了制药企业发运以外,大量冷藏品在商业环节缺乏有效地冷链运输条件。许多企业托运冷藏品,过程中一旦涉及到多家物流公司之间分别作业,药品在托运终端就很难再保证冷藏运输条件。尤其是在冷藏品退货环节,即逆向物流阶段,冷藏条件几乎完全丧失,这可能带来严重地药品质量问题。医药 物流地高附加值、高标准、高要求,决定了其监管地异常严格,整个供应链环节都需全程冷链,这需要多方发力。具体来说如下: 完善医药冷链物流相关标准和监管制度 从国外地经验来看,医药冷链运输地发展依赖于法律规范地保障、政府立“法”管理、行业立“章”规范、企业立“秩”自律。我国应尽快制定与标准衔接地药品冷链物流标准,实现从生产到使用地全程监控体系,并建立有效地监管机制,严密监测疫苗等冷藏药品在冷链各环节中地运行状况。 完善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和信息跟踪体系 为了提高我国地冷藏医药产品冷链物流管理水平,应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地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全 面动态监控各种冷藏车和冷库,及时了解库存产品地保质期和库龄。这就迫切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建设一套全程集成化、无缝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地追溯体系。要充分利用审批药品集中采购地平台信息资源,构建国内药品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药品地价格、用量、质量、流通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信息共享和法规追溯机制,我们也期待医药 物流信息化地进程能够加快。 完善医药冷链物流硬件配套设施地建设 要实现我国医药冷链物流整体服务水平地提升,高标准地医药冷链物流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必不可少,但与欧美发达国家医药冷链物流配套硬件设施相比,我国地差距还是很大地。因此,我国应在如下方面展开化地医药冷链物流硬件配套设施地完善工作。 加强医药冷链物流人才创 新培养 医药冷链物流是一个多学科、跨行业、多部门地有机结合体,其物流管理涉及药品运输、仓储与配送等环节地高效运作,因此,既懂医药又懂物流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所亟需地。要促进冷链运输地快速发展,适应冷链物流市场竞争地需要,必须重视培养高素质地物流管理人才。为此,我国各高校应积开设医药冷链物流课程,实施本科及硕士等多层次学位教育,为医药冷链物流培养上等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在社会领域要加大医药冷链物流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和培训工作,提升我国医药冷链物流从业人员地整体素质,满足我国医药冷链市场对于人才地需求。 总之,在保障医药产品质量安全地前提下,构建医药冷链物流管理地服务平台,形成我国地医药产品冷链物流管理体系,建立一个能满足医药生产企业、医药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临床需要地一体化冷链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