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DY-V油体积电阻率分析仪更新换代十次,每次都有大不同一、产品概述
WBDY-V型精密油介损及体积电阻率测试仪是用于绝缘油等液体绝缘介质的介质损耗角及体积电阻率测试的一体化结构的高精密仪器。内部集成了介损油杯、温控仪、温度传感器、介损测试电桥、交流试验电源、标准电容器、高阻计、直流高压源等主要部件。其中加热部分采用了当前先进的高频感应加热方式,该加热方式具备油杯与加热体非接触、加热均匀、速度快、控制方便等优点。交流试验电源采用AC-DC-AC转换方式,有效避免市电电压及频率波动对介损测试准确性影响,即便是发电机发电,该仪器也能正确运行。内部标准电容器为SF6充气三极式电容,该电容的介损及电容量不受环境温度、湿度等影响,保证仪器长时间使用后仍然精度一致。
仪器内部采用全数字技术,全部智能自动化测量,多种模式测式,配备了大屏幕(320×240)触控式显示器,全中文菜单,每一步骤都有中文提示,测试结果可以打印输出,操作人员不需专业培训就能熟练使用。
郑重提醒:本公司提醒用户,该设备有高压输出,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危及人身保障!
操作员在未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之前,严禁使用本仪器!
WBDY-V油体积电阻率分析仪更新换代十次,每次都有大不同二、控制面板
1.主面板功能区
微型打印机:完成输出数据打印;
总电源开关:设备输入电源控制;
触控式液晶显示屏:主操作区,设备各项目的设定以及测试操作(具体操作见 “操作”);
状态指示区;
高压灯(红色): 如果灯亮,表示油杯上已经带高压电;
加热灯(绿色): 如果灯亮,表示加热炉正在加热;如果灯闪烁,表示已接近设定温度,正在恒温;灯灭时同样要注意油杯上的高温;
RS232端口:设备计算机控制串口,通过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运行;
复位:初始化整机的全部控制;
WBDY-V油体积电阻率分析仪更新换代十次,每次都有大不同三、油杯简介
1.油杯结构
①油杯杯体,测量加压极 ②油隙
③油杯内电极,测量测试极 ④内电极固定钮
⑤油杯内电极,测量屏蔽极 ⑥测试端
⑦温度接口
WBDY-V油体积电阻率分析仪更新换代十次,每次都有大不同四、工作原理
1.仪器内部功能构造框图
2.介损测量原理图
3.工作原理
加热
仪器采用高频感应炉加热,启动加热后,温控CPU发出加热命令,同时采集油杯内部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加热采用变功率控制和PWM控制两者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在油样温度较低时,用大功率加热方式,这有利于缩短油样加热时间;待温度升至接近预设温度时,采用较小功率PWM加热方式,这样有利于油样加热均匀。
高频感应炉加热避免了发热块加热不均匀的现象。
控温
在实测温度接近预设温度时,温控CPU采用小功率PWM方式加热,采样温度值经PID运算,分析出PWM控制占空比,使温度严格控制在预设温度误差范围以内。
介损测量
试验电压同时加在仪器内部标准电容器及油杯加压极上,测量电路对这两路信号进行PGA等控制后对两通道信号进行同步AD采样,将数字信号送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其进行滤波、FFT等运算后计算出tgδ、C x 、ε等参数,送主控CPU。
体积电阻率测量
直流高压试验电压加在油杯加压极上,经过测试回路,产生一微弱电流信号,该微弱电流信号经测量电路放大后送进AD采样,将数字信号送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其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Rx、ρ等参数,送主控CPU。
4.名词解释
试验源为AC tgδ :油样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Cx :油样油杯的电容值;
εr :相对介电常数,是根据电容值换算而得到的;
试验源为DC Rx :油样的绝缘电阻;
ρ :油样的体积电阻率,是根据绝缘电阻换算而得到的;
基于上述两种不同的试验电源对油样有不同的极化效应,因而重复测试时,中间必须有足够的放电时间!否则数据不可靠!
|
WBDY-V油体积电阻率分析仪更新换代十次,每次都有大不同五、主要技术指标
1
|
使用条件
|
-15℃∽40℃ RH<80%
|
2
|
电 源
|
AC 220V±10% 频率无限制
|
3
|
交流高压输出
|
400V∽2200V ±2% 每隔100V 50VA
|
4
|
直流高压输出
|
200V∽600V ±2%
|
5
|
温控感应炉
|
功率500W
|
6
|
温度控制范围
|
<100℃
|
7
|
温度控制误差
|
±0.5℃
|
8
|
温度测量分辨率
|
0.1℃
|
9
|
控温时间
|
室温到90℃ 小于20min
|
10
|
测量范围
|
tgδ
C x
R
|
无限制
15PF-300PF
10M-10T
|
11
|
分辨率
|
△ tgδ:
△ Cx :
△ Rx :
|
0.001%
0.01pF
0.01
|
12
|
精 度
|
△ tgδ:
△ Cx :
△ Rx :
|
±(读数*0.5%+0.040%)
±(读数*0.5%+0.5PF)
±读数 * 10%
|
13
|
相对介电常数
|
εr
|
根据Cx自动计算,精度同Cx
|
14
|
体积电阻率
|
ρ
|
根据Rx自动计算,精度同Rx
|
15
|
外形尺寸
|
450(L)×310(W)×360(H)
|
16
|
重 量
|
18Kg
|
“非常简单,使用起来很方便!”在东部战区陆军某工兵旅,参加2018中美两军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演练的一名美方军官,用中方液压钳轻松剪断一根圆钢后赞叹道。
这是中美双方参演人员进行装备展示和交流的一幕。14日,中美双方参演人员在开幕式后就地震救援、医疗救护和工程救援等装备进行了展示和交流。交流中,双方不仅熟悉了这些装备的性能和操作方式,更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
在装备展示现场,中医救治医疗箱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一些美方参演人员对中医针灸充满了好奇,纷纷等着亲身体验。
“一点也不疼,有点麻麻的,不过感觉很舒服。”一次体验中医针灸的一名美方女军官兴奋地说道。她还不时“催促”她的战友像她一样,亲身体验一下针灸。现场不时有美方参演人员发出感叹:“太神奇了!”
记者发现,从见面时的有些腼腆,到后来双方参演人员主动打招呼和握手,大家在积极的互动和交流中增进了了解。
装备展示和交流结束后,中美双方参演人员还展开了技能交流,他们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升了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墙板123cm、水平桁条103cm、应力调整块17cm、夹板17cm……为了方便快速救援,这些被提前测算好的数据全都记录在中方参演官兵衣服左臂的一个小纸条上,它们是木支撑作业过程中的重要“武器”。小小的纸条不仅记录着作业所需的具体数据,更承载着中方参演官兵的辛劳汗水。
“这个方法在地震救援过程中非常有效,中国官兵在团队工作中配合默契,真的很棒!”美方一名参演官兵称赞道。
在中美双方进一步的技能交流中,中方参演官兵也指出了值得向美方学习的地方。
“美方参演人员非常认真,注重细节,态度严谨,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三级军士长孙波说。作为一次参加中美联演的生命搜救队木支撑组组长,孙波很开心,他非常期待能够在与美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互学互鉴,共同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2008年汶川地震后,孙波开始从事抗震救灾工作,十年的工作经历使他认识到,“只有平时扎实训练,真正发生灾害进行救援时才能见真章”。
除灾情评估和生命搜救外,医疗救护也是地震救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记者来到医疗救护组的帐篷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排绿色的小凳子,中间是黄色的铲式担架和橙色的脊柱板——中美双方参演人员正在就医疗救护进行技能交流,分享在分类处置、应急手术、重症抢救和医技保障等方面的经验。
中美两军此次“握手”联演,在交流中增进了理解,就共同应对灾难达成了许多共识。这些共识是双方加强沟通、共同努力的结果,将有利于中美双方为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减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