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区智能化系统[下]
三、智能小区服务与管理系统基本组成 从智能小区基本概念中我们引出了组成智能小区综合服务与管理系统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提供多元信息服务和公共物业管理中心,提供多元信息传输网络(小区接入网),以及提供家庭**、自动化和通讯的智能化系统。
(一)、信息服务与物业管理中心
智能小区的信息服务与物业管理中心,是向小区内每一个家庭提供公共服务的设施,通常由住宅小区的开发商负责建设。同时也要得到政府在资讯和通讯方面提供相关服务的支持。智能小区“服务与管理中心”(简称)其主要的服务与管理包括以下两项的内容。即综合信息与资讯服务和公共物业管理。
1.综合信息与资讯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IT)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迅猛突破与广泛普及为基础、为依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通过进入Internet网(或称国际网络)或Intranet局域网(或称企业网)来获取信息和资讯。国外有一份资料表明因特网的发展到目前的一千万个用户,仅用了三年的时间,而收音机分普及到这个水平却花了三十年的时间,电视机的家庭拥有经过了十五年的时间才达到这个数字。由此可见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种新科技,有因特网这样的发展速度。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智能小区向社区内广大居民家庭提供综合信息的资讯服务,将是智能小区所必须建立的中心服务设施。该中心所提供的信息与资讯服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娱乐 (视频VOD、虚拟旅行、虚拟博物馆、音乐剧场、多人游戏)、资讯(新闻、财经股市商情服务、旅馆服务、乘车与街道指南)、商业服务(购物指南、电子购物与转账、餐馆**)、教育(函授课程、虚拟学院、虚拟实验室、网络补习)、医疗保健(远程**诊断与会诊、电子病历、虚拟医院、保健咨询)、政府(申请条例咨询、会议通知、视象会议、所得税转账)。
2.公共物业管理
现代化智能小区的文明建设是建立在社区内的公共物业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智能小区“服务与管理中心”所提供的**项服务于管理的内容,其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小区内集中的**防范综合管理
实施对小区内公共的机电设施进行集中的监控和管理
小区房产与承租户管理
小区物业保养与维修管理
小区内家庭三表(电表、水表、煤气表)计量与统计
(二)、通讯接入网
智能小区的通讯接入网是建立智能化家庭与外界和小区“服务与管理中心”间进行信息交互的纽带,小区通讯接入网是智能小区*基本的投资项目之一,小区通讯接入网的实施方案直接关系到小区开发商的投资费用和今后小区在通讯与网络方面的现代化程度,以及提供综合信息与资讯服务的能力。尽管目前已建和在建的住宅小区所采用的通讯接入网有很多方案和具体实施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案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开发商在这方面的投资费用。例如:小区ATM网络,光纤到楼,以及三表出户并通过另辟专门线路进行读表和计量统计等。
根据新加坡建设智能社区(小区)在通讯接入网方面的经验,在这里提出我们的建议和实施的原则。即:“充分利用现有家庭通讯接入网的资源,提升和完善接入网的技术性能,为迎接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到来做好准备。”我们都知道目前每一个家庭都基本上具有电话线路和电视线路这两种接入网形式。因此我们建议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这两种接入网形式,并在具体实施时提升和完善这两种接入网的技术性能。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新建小区设计公共电话网络时,改善其电话线路接入网的技术性能,使之达到128Kbps的传输速率,传输中、低速数据和图像的能力,满足现代家庭在使用ISDN、一次群速率、可视电话和三表自动数据采集与传输等信息与数据交互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将每一住宅楼内原单向CATV系统设计更改为双向(5-860MHz)CATV系统,并将约200户TV终端划分为一个组合(或为光纤节点FN),为今后实施HFC做好物理上的预留接口和网络拓扑结构的设置,当一旦条件成熟,估计在2-3年内随着FN光纤节点设备和机顶盒与电缆调制解调器价格的下降,即可实施HFC方案,界时每一个家庭用户都可以通过HFC网络提供高达40/10Mbit/S的双向多媒体信息服务,即VOD点播、电视会议、远距离学习和在家工作模式等各种双向高速数据通讯业务。同时也可以使得Internet接入成本下降,并大大提高接入的速度。
通过上述的建议方案,我们可以了解到,既可以满足21世纪多媒体信息发展的需要,同时又避免了重复投资,无需增加第三或第四种接入网的形式。而是利用现有的投资和资源,逐步达到和实现智能小区现代化通讯与网络标准的建设目标。
(三)、家庭智能化系统
前面我们提到,智能小区的智能化*终体现在小区独立家庭运用多元信息技术(IT),并达到监控与信息交互的程度(或能力)。因此实现家庭智能化是实现智能小区的基础和*终建设目标。实现家庭智能化就是通过家庭智能化系统设施来实现家庭在**、舒适和信息交互与通讯的能力,其家庭智能化系统所提供的功能有以下三项内容,即:家庭**(HS)、家庭设备自动化(HA)和家庭通讯(HC)。
(四)、智能小区“服务与管理系统”拓扑结构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到智能小区“服务与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是由“一个中心,两个网和三项功能的家庭智能化系统”组成,我们可以通过图3-3智能小区“服务与管理系统”网络拓扑结构更清楚的了解到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是以电话网和电视网为基础的,
智能小区“服务与管理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
电话网采用星形拓扑结构,点对点分配到各用户家庭。而电视网则是由光纤到FN的星形拓扑结构。而经由FN光纤节点转换为电缆电线传输信号(光/电,电/光转换)后,其每栋住宅楼TV用户端为树状拓扑结构。
(五)、智能小区“服务与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图3-4所提供的智能小区“服务与管理系统”总体结构与配置图,清楚的了解到上述系统基本组成三个部分的物理连接和系统的主要设备配置情况。
1、信息服务与物业管理中心设备配置
中央数据库服务器
物业管理服务器
国际互联网(WWW)服务器
电子邮件(E-mail)服务器
综合信息服务器
视频(VOD)服务器
小区监控与管理工作站
制表工作站
网管工作站
2、通讯接入网设备配置
H信道多速率交换机
光电数字转换接口
光接收/发射机
电缆调制解调器
机顶盒
家用小交换机
小区电话网
小区CATV网(HFC)
3、家庭智能化系统设备配置
智能监控主机(CIU)
操作与控制单元(PCU)
报警输入模块(ZEM)
IR/DO控制模块(HAM)
三表数据采集模块(DEM)
X-10电源线通讯网关(X-10GW)
红外报警探头
门磁开关
煤气报警探头
火灾报警探头
紧急求助遥控按钮
IR红外线控制发光管
四、国家小康住宅示范小区规划导则
为了落实国家提出的“2000年小康住宅远景规划目标”早在1997年初由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大连建筑设计院等国内多家有名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提出并开始起草“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讨论稿)。在“导则”中就明确提出了小康住宅小区在电气设计标准上的五项目标,即:**性、舒适性、便利的通讯设施、综合信息服务和实现家庭智能化。并且对小区综合信息服务和物业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功能要求。即:
综合信息查询
国际互联网与电子邮件
电子商务(网上购物)
VOD点播
中央保安管理
小区公共机电设备监控与管理
房产管理与物业维护检修
三表(电表、水表、煤气表)的自动数据采集与计量统计
同时也对小康住宅小区内的每一户家庭所制定的电气设计**标准(即理想目标)在**性、家庭设备自动化和通讯与网络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功能要求:
**防范
防盗报警
火灾报警
有害气体泄漏报警
**意外紧急呼救报警
家庭设备自动化
集中化,遥控化和异地远程控制与调节
采用家庭控制总线制(HBS)
可以实现对家用电器的状态进行监视和控制与调节(例如:空调机, 音响, 热水器,微波炉等)
实现对照明设备的联动控制和调光功能
实现对三表(电表,水表,煤气表)的读数数据自动采集和传输
通讯与网络
采用家庭总线系统(HBS)方式布线
实现电话、电视、电脑的综合通讯和信息交互
采用数码电话机
实现VOD点播和多媒体信息通讯
浅谈小区智能化系统[下] 浅谈小区智能化系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