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有两种情况:一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其爆炸界限浓度时着火而发生燃烧爆炸;一是易于分解的物质,由于加热或撞击而分解,产生突然气化的分解爆炸。下面按照表4的分类,叙述其处理方法。
表4 爆炸性物质的分类
4.1 可燃性气体
[由C、H元素组成的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乙炔、环丙烷、丁二烯。
[由C、H、O元素组成的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甲醚、环氧乙烷、氧化丙烯、乙醛、丙烯醛。
[由C、H、N元素组成的可燃性气体]:氨、甲胺、二甲胺、**胺、乙胺、氰化氢、丙烯腈。
[由C、H、X(卤素)元素组成的可燃性气体]: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溴甲烷。
[由C、H、S元素组成的可燃性气体]:硫化氢、二硫化碳。
注意事项
1).如果漏出可燃性气体并滞留不散,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即会着火爆炸。填充有此类气体的高压筒形钢瓶,要放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地方。保存时,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2).使用可燃性气体时,要打开窗户,保持使用地点通风良好。
3).乙炔和环氧乙烷,由于会发生分解爆炸,因此,不可将其加热或对其进行撞击。
防护方法
根据需要准备好或戴上防护面具、耐热防护衣或防毒面具。
灭火方法
当此类物质着火时,可采用通常的灭火方法进行灭火。泄漏气体量大时,如果情况允许,可关掉气源,扑灭火焰,并打开窗户,即离开现场(隐蔽起来);若情况紧急,则要立刻离开现场。
事故例子
搬运装有乙炔的钢瓶时,不慎跌落而发生爆炸。
4.2 分解爆炸性物质
分解爆炸性物质的危险程度,分别用下列符号表示:A=灵敏度大、威力大;B=灵敏度大、威力中等;C=灵敏度大、威力小;A'=灵敏度中等、威力大;B'=灵敏度中等、威力中等;C'=灵敏度中等、威力小。
注意事项
1).此类物质常因烟火、撞击或摩擦等作用而引起爆炸。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其危险程度。
2).由于这些物质能作为各类反应的副产物生成,所以实验时,往往会发生意外的爆炸事故。
3).因为此类物质一接触酸、碱、金属及还原性物质等,往往会发生爆炸。因此,不可随便将其混合。防护方法根据需要准备好或戴上防护面具、耐热防护衣或防毒面具。
灭火方法
可根据由此类物质爆炸而引起延续燃烧的可燃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事故例子
在蒸馏硝化反应物的过程中,当蒸至剩下很少残液时,突然发生爆炸(因在蒸馏残物中,有多硝基化合物存在,故不能将其过份蒸馏出来)。◆用旧的乙醚进行萃取操作,然后把由萃取液蒸去乙醚而得到的物质,放在烘箱里加热干燥时发生爆炸,烘箱的门��炸碎。◆将四氢呋喃进行蒸馏回收时,用剩下残液的同一烧瓶蒸馏数次,即发生爆炸(因生成乙醚和四氢呋喃的过氧化物之故)。◆当拔出30%浓度的过氧化氢试剂瓶的塞子时,常会发生爆炸。◆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过程中,当加入二氧化锰时,剧烈地发生反应,致使烧瓶破裂。
4.3 爆炸品
爆炸品包括:
[火药]黑色火药、无烟火药、推进火药(以高氯酸盐及氧化铅等为主要药剂)。
[**]雷汞、叠氮化铅、硝铵**、氯酸钾**、高氯酸铵**、硝化甘油、乙二醇二硝酸酯、黄色**、液态氧**、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类**。
[***材]雷管、实弹、空弹、信管、引爆线、导火线、信号管、焰火。
爆炸品是将分解爆炸性物质,经适当调配而制成的成品。关于这类物质的使用,必须遵守政府有关法令的规定,并按照导师的嘱咐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