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2008年的该起奶制品污染事件,共导致逾五万名婴儿因患肾结石而就医,其中部分人出现肾衰,有4人死亡。一种用于制造塑料、涂料、化肥等化工产品的工业原料,本来是不会被人体吸收的,为什么会形成结石并致肾功能衰竭?贾伟、郑晓皎和赵爱华等领衔的课题组经过多年追踪、研究,*后发现这一切和肠道细菌的代谢有着密切关系。
转化医学中心课题组**发现,某些肠道细菌,尤其是克雷伯氏菌,具有代谢含氮化合物(也称为固氮)的能力,能够在肠道中代谢三聚氰胺,转化为三聚氰酸并逐步将其降解。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本身毒性极低,但极易互相结合形成晶体,这两类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肾小管中与尿酸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类的结石,堵塞肾小管,导致肾毒性。
研究先在大鼠模型上得到了证实,随后经过进一步的体外实验,科研人员发现三聚氰胺可以被实验动物的粪便中培养出的肠道细菌所降解。他们将Klebsiella属细菌定植于大鼠的肠道中,发现三聚氰胺的毒性显着增加,肾脏中的结石数目增多。
据分析,只有约1%的婴儿体内具有克雷伯氏菌,而这个百分率与服用婴儿配方奶后罹患肾毒性的婴儿比例刚好契合。这一结果提示肠道细菌在因服用配方奶导致肾毒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指出,这一部分婴幼儿之所以发生中毒现象,是由于他们的肠道含有较高丰度的能够代谢三聚氰胺的细菌如克雷伯氏菌的缘故。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科学》杂志的子刊《科学-转化医学》,引起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