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

  • 爱斯特是ST的通俗音译, ST 即Stress Technologies的缩写,含义为应力测试技术与设备。
    爱斯特应力技术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爱斯特研究所,组建于1993年,被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主导产品X射线应力测定仪。本所骨干技术力量由从事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研究的金属物理工作者和从事X射线应力仪研制与生产的机电一体化设计师、工艺师组成,他们在该领域里均有连续十几年的专业工作史。我所还特聘国内本行业的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在国内,我所是这种仪器的**生产厂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升级。而且依据我国用户的现实条件,汲取专家和用户的科研成果,融入我所人员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创造性构思,产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某些主要功能具有独到之处,是国外仪器所不具备的。
    2003年4月改制成立爱斯特应力技术有限公司,承接爱斯特研究所全部技术与财产,承担爱斯特研究所全部债权债务、未完合同和承诺的技术服务。
    经理吕克茂1964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物理专业, 1982年以来一直工作在这个领域。技术职称为**工程师,现任国内残余应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应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与同事合作主研“六五”科技攻关项目BX85型 X射线应测定仪,获河北省新产品一等奖。1990年主笔���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X射线应力测定仪技术条件》,1991发布实施(新的标准号码:JB/T9394-1999)。
    **项目1996年,我所产品X-300型X射线应力测定仪获得国家**(ZL**号:94245227.5)。
    新近研制成功的新型X-350A X射线应力分析系统,以其新颖而简洁的设计实现理想的测量方法,在国内外同类仪器当中显现突出的先进性和**性,并再次获得国家**(ZL **号:98244375.7)。
    产品简介X射线应力测定仪属X射线衍射分析仪器,主要用于测定金属构件的残余应力,而残余应力是关乎机械构件和工程的质量、寿命和**的重要因素,因而该仪器在机械制造、水利水电、热电核电、航空航天、**、核工业、石油化工、冶金、铁路、交通等等行业,以及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日益受到高度重视。其次本仪器还可测定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而残奥含量会影响材料的疲劳强度和变形趋势,所以在机械制造中亦普遍受到关注。近年来特别是轴承、齿轮、弹簧、轧辊等等制造行业,已把残余应力、残奥含量测定当成质量控制的必需手段。
    该产品近年来的用户包括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
    上海航海仪器总厂
    新大洲摩托车公司
    湖南省电力试验研究所
    武钢轧辊公司
    武钢技术中心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
    浙江万向集团技术中心
    一汽集团辽阳汽车弹簧厂
    秦皇岛燕山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首钢冶金研究院
    瓦房店轴承集团有责任公司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公司
    马鞍山钢铁集团技术中心
    上海东华大学
    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
    上海材料研究所
    华南理工大学
    洛阳轴承研究所
    等等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
    2002年12月10日,在武汉通过了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鉴定。鉴定委员会由出席第12届国内残余应力学术交流会的9名专家组成。该仪器的**性和先进性在于以θ-θ扫描Ψ测角仪为主要特征,实现理想的测量方法,同时具备结构简洁轻便灵活的特点,既适于实验研究工作,又适于大型工件的现场测试。整机采用PC微电脑控制,Windows环境,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专家们一致认为,该产品与国外同类先进仪器相比,虽然未采用先进的固态线阵探测器,但就其功能和实用性而言,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鉴定结论中还指出,残余应力测试在各种机械零(构)件和机械工程的质量控制、寿命评估、**考核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为了与国际接轨,在很多行业已成必需的检验和控制手段。因此,X射线应力测定仪的推广应用,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鉴于此,建议将该仪器投入批量生产。

    现场测试 从1986年到现在,我所主要人员先后参加过十余次大型工件的现场残余应力测试工作和一些实验研究。现列举如下工作以资参考:
    1986年在北京良乡电力修造厂测试大型发电机转子的应力。
    同年在郑州机械研究所测试海上石油平台管接头的焊接残余应力,配合管接头疲劳强度研究。
    1987年在太原重型机器厂测试进口和该厂生产的大型挖掘机斗杆的焊接残余应力,研究如何提高斗杆的使用寿命。
    1990年在山西永济铁道部电机工厂测试电机外壳的焊接残余应力。
    1991年在昆明钢厂测试转炉托圈的焊接残余应力和振动时效后的残余应力,寻求延长托圈使用寿命的途径。
    1992年与富拉尔基一重设计院的有关同志合作在本溪二炼钢大车间里测试转炉托圈的焊接残余应力和局部加热保温退火后的残余应力。
    同年在大连理工大学测试核工业设备不锈钢床身振动时效前后的残余应力。
    同年协助内蒙电力试验研究所测试高压包下降管管口补焊残余应力,并研究焊接工艺及焊后处理方法。
    同年又到山西长治航天部清华机械厂测试发射架及底座振动时效前后的残余应力。他们的这项工作后来在1996、1997年又作为生产的重要环节一再开展,并聘请我所所长为技术顾问,指导现场测试。
    1993年春,宁波北仑港发电厂发生爆炸,我们应邀参予事故分析,在60米高处测定高压汽包的残余应力,为事故分析和事故发生后现存设备的**分析提供重要数据。
    1995年到北京十三岭水库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现场隧洞里测试大型钢管的焊接残余应力。
    所有以上测试工作都取得了可靠的、有价值的结果,达到委托单位以及上**设计院的满意,并由此获得了信誉。
    1998年,应四川二滩水电开发公司约请,三度携带仪器到水电站现场测试4号、5号转轮的焊接残余应力。发电设备系加拿大GE公司产品,6号和5号转轮在现场拼焊之后分别发生变形和开裂问题。我们的测试结果和分析报告受到业主和加拿大GE公司的重视,在改进焊接及热处理工艺、保证工程质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项任务由浙江大学和我所联合承担,测试仪器由我所提供,测试工作主要由我方负责。这项工作为二滩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作出了贡献。
    1998年12月,协助海南新大洲摩托车公司,从应力测试的角度,研究摩托车前插钢管的喷丸强化工艺,从而解决了有关的产品质量问题。
    2001年4、5月,应云南大朝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约请,携带仪器到水电站现场测试水轮机转轮的焊接残余应力。测试结果和分析报告受到业主和生产厂家的高度重视,在保证工程质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999年至2000年,协助邢台冶金轧辊集团测试轧辊表面残余应力和残余奥氏体含量,为该公司控制轧辊产品质量提供关键数据。
    2001年4月至8月,协助洛阳轴承研究所测试国内各主要厂家轴承套圈和钢球表面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沿层深分布曲线,以及零件的残余奥氏体含量,为轴承零件的强化工艺研究和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关键数据。
    2001年11月至12月,应瓦房店轴承有限公司约请,携带X-350A型X射线应力测定仪到该厂,测定大、中型轴承套圈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奥氏体含量,以满足采购方GE公司的技术要求。测试设备及测试结果得到GE公司的好评。
    2002年10月应邀到四川江油发电厂测定高压转子推力盘残余应力。测试部位指定在推力盘与大轴相交处的凹槽内。测试结果对该厂法国进口发电设备曾经发生的断裂事故的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2003年4月,应邀到贵州引子渡水电站测定高压钢管岔管焊接残余应力。
    2003年9月,协助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质检中心研究焊接工艺与焊接残余应力。
    003年10月,应邀再次到四川江油发电厂测定高压转子残余应力。该转子为法国进口另一套发电设备的核心部分,两年以前曾发生断裂事故,厂家以焊接方式予以修复,现在藉大修的机会,检测焊接残余应力,作为评价其使用**性和寿命的依据之一。
    2003年11月,协助某航空发动机厂测定喷丸零件残余应力沿层深分布,研究喷丸强化工艺。
    2004年至2005年应邀到上海宝钢测定宽厚半轧机牌坊应力状态。
    2005年4月至5月协助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完成某航空发动机厂叶片喷丸强化工艺研究。
    2005年4月应约测定东阿钢球各种工艺过程之后乃至成品钢球的表面残余应力和残余奥氏体含量,以及它们沿层深的分布,为钢球强化工艺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005年8月应中国重汽研究中心委托测试某品牌重型汽车钢板弹簧残余应力沿层深分布,以便研究强化工艺。
    2005年8月测定超声冲击试件残余应力沿层深分布,研究超声冲击消除有害应力和强化的效果。
    2005年9月协助武汉理工大学到南京金陵造船厂测定船舱角焊缝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