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探索科学家如何获得蛟龙号“客票”

                                                     探索科学家如何获得蛟龙号“客票”

  央视记者王凯博钻出“蛟龙”舱口,笑靥如花。尽管这已不是她**次下潜,仍受到浇水祝贺。

  想乘上“蛟龙”并不容易。媒体曾刊登《谁能考取“蛟龙”“驾照”》一文,解密了潜航员选拔的过程。实际上别说“考驾照”,即便想拿到“蛟龙”的“客票”,也需接受严格培训。

  现场总指挥刘峰介绍说,“蛟龙”每次下潜搭乘3人,其中两位经验丰富的潜航员分别担任主驾驶和工程技术人员,一位科学家作为乘客。虽然对乘客的要求不像对驾驶员那么高,却也需跨过几道门槛。不仅不能有突发性**的病史,而且还要接受严格的理论和模拟训练并通过考核。

  国家海洋局二所研究员王春生本航段参加过两次下潜任务。他说,自己在航次任务开展前,接受过多项理论培训,科目包括潜水器技术指标,载人舱设备控制,航次任务特点及注意事项,下潜人员的生理、心理、体能训练等。通过考核后,他在中船重工702所内参加了水池试验下潜。

  本航段起航后,王春生又在船上参加了模拟训练。先是在模拟舱内进行培训,学习摄像机等设备的操作。更重要的是学习应急操作,包括通过机械控制、自动控制及液压控制三种方式的紧急抛载等。然后又进入“蛟龙”载人舱内,由两位潜航员手把手教他摄像控制面板的操作,以及载人舱内各设备的功能及使用。

  通过这些学习,王春生对潜水器有了基本认识。除在下潜任务中协助潜航员开展照相、摄像作业,如果出现舱内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等现象,他能读取仪表参数,提醒潜航员采取措施。万一发生严重意外,潜航员失去工作能力,他还能通过三种方式抛掉压载铁,乃至机械臂、电子箱等载荷,独自使潜水器浮上海面。

  除掌握上述技能之外,下潜人员的一举一动都要遵循严格的规程。

  

沪沁仪器:http://www.sh-huqin.com